,重生之工業狂潮
到3月中旬的時候,東華科技的優盤研制取得了重大進展。
具體成果就是,李昊手工貼片的優盤,插上電腦后,被機器成功識別,出現提示“發現新的設備”。
接下來,李昊的任務就是優化設計和落實生產工藝。
同時,優盤的軟件開發也被列上日程。
理論上,優盤屬于無需驅動程序的存儲器,但相應的程序仍然要有,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其實,在這個時間段出售優盤的話,市場還真不夠大。
為什么呢?一是這時的閃存容量小,常見的是16、32、64,連128的閃存都少見,因為沒有相應的使用需求,芯片廠家不會批量生產。
二是個人電腦操作系統版本的問題。
1997年初,大多數個人電腦用的操作系統是dos95,這個系統老版本不支持b設備。
1996年8月份,微軟發行了新版本2,就是俗稱的dos97,這個版本才支持b接口和fat32文件系統,并捆綁了ie3.01。
但這個版本屬于內部發行版,只給電腦銷售商作為新電腦的預裝系統,市場上買不到它的光盤。
也就是說,除非你的電腦是1996年8月份之后的品牌機,才支持b設備,攢配機用不了,不支持b。
現在的電腦系統還沒有在線升級功能,另外一個版本,也就是dosnt4.0也不支持b接口。
哎,還是某些程序員不給力啊,放到后世早就給破解了。
第三個問題,就是優盤的驅動程序。
優盤能在電腦上使用,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首先是硬件,最基本的就是電腦使用了通用串行總線和b插口
其次就是軟件,操作系統中安裝了b驅動程序,這個程序主要作用就是:負責管理電腦主機與b設備間的數據傳輸。
理論上,優盤是無驅動存儲盤,因為dos98之后的版本,系統自帶b驅動程序。
但是,優盤想要更加順暢的工作,還需要在身上打上標簽,一般包括:設備描述符、配置描述符、接口描述符、端點符等。
當優盤插入b接口后,主機能感應到接口這里電平發生了變化,隨即驅動程序開始對優盤進行檢查,首先要求設備相應的描述,相當于查身份證。
所以,優盤制作商,在出廠前往往會在優盤里寫上,這個東西是哪產的,選用的哪種芯片,使用時的電壓、電流多大,存儲空間如何等。這就是設備描述符。
接下來系統會給優盤分配一個地址,相當于給剛入學的新生安排學號。
然后優盤與cpu直接的數據怎么傳輸,數據從哪開始作為端點開始存儲,優盤的根目錄區、目錄區、文件區怎么設定,都需要編輯好引導程序,通過這些程序來更有效地識別、使用優盤。
后世,有一段時間,幾乎每個優盤生產廠家都會給自己的優盤寫入不同的程序,再后來出現了萬能優盤驅動程序。
說這些,就是告訴各位書友,這些盤符和程序現在都沒有,需要優盤的發明者來完成。
編寫程序的任務,當然由張學東負責。
可是呢,程序員也分領域、分級別。
張學東這時的編程水平算入門級,他擅長開發管理軟件,屬于應用類程序,包括建立數據庫、架設局域網、對某個領域的市場前景進行數據分析、給某個單位的管理架構進行設計,說白了,就是具體事務的解決方案。
給優盤寫程序,則屬于工具軟件開發。前邊說的設備描述、配置描述、端口描述等等,對他來說都很陌生。
但是,張學東也懂“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這個道理。
所以,這些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