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東用舉杯立誓的方式,“統一”了兩位父輩股東的意見,把修碼頭、建港口的事情定了下來。
后續的工作,主要交給羅浩,由羅浩招聘專業人員,組建項目團隊。
這樣的人才,在薊市有一大批。
薊市港口每年要清理航道、修建海擋、擴展岸線、新建碼頭,工程有數,想干的不少,擠破了腦袋。
所以,在薊市,航道工程這類專業人員是溢出的。
陳立東計劃組建一支隊伍作甲方,負責勘探、測量、設計、造價和項目管理等工作。
具體施工的單位,也就是乙方,將由機械仆從擔當主力。
他準備安排王宏斌在海參崴收購一家港航建設公司,主要是獲得相應的資質,吸收一些先進的技術。
將來真要干起來,就是左手轉右手的事情了。
修碼頭、建港口,按陳立東的估計還要等個兩三年。
眼前還有件事情,就是收購耐火材料廠。
沈一鳴曾提出,把耐火材料廠作為對東華修建港口的補償。
其實沒必要,東華也等不起,既然盤山港能停靠3000噸的貨輪,已經能夠滿足當前生產經營的需求。
于是,市經委翻出當年出讓耐火材料廠的評估報告,加了加價,發布了公告。
最終,占地80畝的耐火材料廠被以800萬元的價格出讓給東華。
接著東華提出,準備在耐火材料廠的一側,建設水泥廠、建材廠,這是為將來港口建設做準備。
盤山市政府當然歡迎,馬上安排相關部門配合東華做項目可研、立項,辦理土地手續,開展規劃工作。
這些工作具體而繁瑣,被交給東華投資負責,梁國英被壓得整天抬不起頭來。
臨近1998年元旦的時候,陳立東忽然接到了溫曉宇的電話。
溫曉宇提任后,在東平區更加順風順水,但也忙的團團轉。
權力的魔棒,其實跟系統一樣,戴其冠就要承其重。
有時候很難說得清,是人操控權力,還是權力指揮著人。
完不成權力賦予的使命,一定會遭受DEBUFF,嚴重時將會“系統重組”,被權力、圈子所拋棄。
所以,最近溫曉宇與陳立東很少聯系。
而這次,溫曉宇在電話中說的事情讓陳立東感到心里沒底。
溫曉宇的原話是:“你這兩天別出遠門,我二爺爺要見你。”
溫曉宇的二爺爺,是安蘇的父親,溫曉宇說過,老爺子退休前曾是部級領導。
陳立東打聽過,老爺子政績、人品都沒得說,退休后非常低調,過著隱居般的生活。
陳立東經商,不想掛上某人的標簽,也就沒有打擾老人家的念頭。
可是這次,老人家主動要見他了。
是好事,還是壞事?
活過半輩子的人都知道,意想不到的,往往不是好事。
陳立東想:莫非是安家出了啥事?需要東華介入?
或是韓江鐵廠面臨崩潰,安蘇等人請動老爺子出面,讓東華接盤?
要不就是沈興之類的老頑童們聚會,想請東華這位小友捧捧場?
東華走的正、行得端,一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也沒招惹過誰,坑害過誰。至于謀奪孔一麟的賽揚股份,也是陽謀在前。
想了半天,似乎沒啥好擔心的,陳立東干脆跑到燕京,等著老爺子召喚。
到燕京,免不了視察一番東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如果去掉東華及其關聯客戶買電腦、捐電腦這些因素,東華電子幾乎是虧損。
不是不賺錢,而是賺的錢抵不上購買過燕無出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