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巖小隊一行人威風凜凜的過來,結果第二天全部出現了高反。
西青地勘局地質一隊的隊長鄭昌亮跟塔拉說:“你們這些人,對氧氣的需求超出常人,出高反是正常的。
肯德可克礦區海拔從4000到4200米,你們這么上去很容易出事,所以要適應一段時間。
一般來說,體質好的人出現高反的幾率大,但對高反的適應也快一些,虛胖的人除外。”
基特這些人,野外工作了一年,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
不過為了保險,鄭昌亮建議大家至少適應一周時間。
而且一些設備也在半路,再有兩天才能運過來。
這些設備從哪過來呢?
當然不會是國外,而是東華礦業按照基特拉的單子從國內置辦的,國內有的就調過來,沒有的找李愛國從國外采,從國外采,基本上是由熊島的機械仆從從系統平臺兌換出來。
鄭昌亮提前幾天就從湟中來到噶爾穆,代表西青地勘局負責東華及其合作伙伴來噶爾穆的投資事宜,他實際上有一攬子任務。
其一,是協助巨巖小隊對肯德可克礦山進行復測。
第二,進行西聯鋼鐵廠的選址勘察。
第三,進行噶爾穆、甘森湖鐵路、公路、供水管線、通訊線路并行路由的勘測。
第四,參與鹽化工產業園的選址工作。
6月初,西青省、噶爾穆市聯合有關部委在燕京組織召開了研討會,就東華實業集團聯合蒙省鹿城鋼鐵集團、趙省三優堿業集團、趙省藍市鋼鐵集團、薊市渤海特鋼集團、東珠嘉佳股份有限公司共6家實力企業準備開發噶爾穆的事情展開討論。
渤海特鋼集團也是民營企業,投資人是吳煥祥和郝月明,收購了薊市鋼管廠,生產各種管材。
這個動靜,算得上今年華夏經濟方面的大事件。
噶爾穆市領導將其定義為二十一世紀西部經濟發展的開篇之舉,西青省領導盛贊這些企業“在國家西部開發戰略中當先鋒、做主力,對噶爾穆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事情也引起了國家高層的關注,責成西青省將有關情況匯總后呈報上去,有關首/長都作出了批示。
隨后,西青省成立了幾個專班,負責推進一攬子投資項目落地。
在這些項目中,規劃選址最重要。
比如鋼鐵廠,有人建議應該將廠址安排在噶爾穆市郊,供電、供水都不成問題,工人生活便利,更能帶動噶爾穆城市發展。
還有人提出,格爾木就不具備冶煉鋼鐵的條件,不如將礦石精選后運到湟中,交給湟中特鋼,東華和他們合作伙伴可以與湟中特鋼合作,建設湟中特鋼二期,將產能增加到200萬噸鋼,就能吃下肯德可克的礦石了。
爭吵在繼續,都是為了給地方爭取利益。
東臺的花牛鋰業最先有了消息。
經華科院鹽湖研究所與紐西蘭太平洋鋰業公司協商,對方同意出售公司,將對公司的所有權益出讓給東華。
花牛鋰業,由紐西蘭太平洋鋰業出資150萬刀,占股85%,鹽湖所用高鎂鋰比條件下提鋰技術和設在湟中的辦公場所和設施設備入股,占比15%。
東華的投資和法務部門開始與之對接,起草公司收購協議。
在一里坪鹽湖,也開始啟動一里坪鹽湖鹵水鈉鎂鉀鋰硼綜合利用項目。
項目暫定為中試項目,針對一里坪鹽湖鹵水進行多種有價資源提取開發,為華夏鹽湖資源梯次開發利用尋找適合的技術和工藝。
項目由新設立的東華鹽湖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雖說是中試廠,占地卻安排了1500畝,將建設各種生產車間、辦公、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