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特問阿布拉:“咱們公司有幾臺這種機械?”
陳煌志回答:“這種型號的共計兩臺,另外還有兩臺小一些的,型號是AD-75型。
大本營,唔...總部那邊正在積累這些施工機械的數據,未來東華重工會根據這些數據研發改造更適合的采掘機械。”
基特聽完就搖了搖頭,沒有發表評論。
隧道掘進機不是大路貨,某種型號的機械可能只生產幾臺,甚至每臺機械都屬于是量身訂做。
訂做都懂吧,量體裁衣,出手只有1件。
大型機械也是如此,為啥不批量生產呢?
因為它的使用環境、采掘目的不一樣。
采煤的和采金子的,一個是打碎煤層,一個是破開巖體,它的地盤可能一樣,但是所用的刀頭肯定有區別。
鉆地鐵、鉆河底、鉆礦井的也是,都有尺寸要求,也要根據施工的目的調整機械的尺寸和型號。
采煤的作業面可能非常寬,可以把機器做大些。
挖金子的話,大概率是沿著礦脈走,身段就要苗條些。
這么一來,采掘機械的價格就很不友好了,一臺機器可能要價四五百萬刀。
售后服務也很麻煩,比如最常見的換刀頭。
換刀頭就是換菠蘿頭、或者給菠蘿頭換牙,花點錢不算啥,最可怕的就是等。
定期更換還好說,萬一是突發情況,比如菠蘿頭的牙口被硬巖石給硌掉了,就得等廠家給你加工制作,然后安排專門的工程師從地球的另一邊飛過來,幫你換牙。
這一期間,啥也干不了,只剩無奈。
這還是關系不錯的,看你不順眼,只賣機械,不負責換配件,愛買不買。
配件壞了,用戶自己想轍。用戶沒辦法怎么辦?報廢!
幾百萬刀的機械,換成人民幣價值幾千萬,只能扔掉。
華夏修地鐵,買了幾臺太陽國的盾構機,幾百萬刀一臺。
這些盾構機有的壞了,請人家來修,那得像伺候祖宗一樣供著。
有的盾構機鉆完一段隧道,仍然能用,本可以拆開來運走,去另外的隧道施工。
但是人家太陽國廠家不提供技術支持,你自己能拆就拆,不能拆就扔。
結果在華夏某些隧道里,還有拋棄的其實是八成新的盾構機。
總之,用這種玩意用起來爽,但是用長了就知道,采礦的利潤都被機械設備商給拿走了。
不過既然華夏老板能自己做裝備,那就隨便玩唄。
接下來又參觀了一些煉金設施,包括礦石破碎車間、化學浸出車間、焙燒精煉車間、尾礦處理車間。
最后考察生活設施,包括餐廳、茶室、棋/牌室,電影院、寢室、衛生間。
尼克向王宏斌建議,安排一處簡易的教堂或者祈禱室,以便緩解礦工們的精神壓力。
王宏斌心說:老外礦工就是矯情,這要是國內兄弟們過來,只要工資夠高,睡地窨子都行。
向上帝祈禱?
華夏人只會祭拜祖宗,想念爹娘。
接下來,基特等人要在這里工作一段時間,他們的任務就是把超級金礦的數據復測出來,然后出勘測報告,如果數據屬實,那么萊納股份就會參一股,接著對外發布這則喜訊,再接著......就等著藍星采礦界的驚濤吧。
庫波爾雖然地處北極圈,但當前畢竟進入了北半球的夏季,普通人在野外工作問題不大,穿一件羽絨服就能防寒保暖。
甚至勞動強度大的時候,下邊穿棉褲、上身光膀子都行。
一般來說,勘探礦藏要先進行地質構造理論分析,分析目標地殼板塊構造的年代、火山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