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運輸并不復雜,但是出入境手續繁瑣一些,畢竟是具有貨幣屬性的金屬,跨國交易會考慮幣值問題,好在萊納本就做金礦出身,在吉普林的主導下,報關、繳稅、保險等各種手續比較順利。
幾天后,極地礦業的黃金將被運送至霧都黃金市場協會(簡稱LBMA)的商業金庫。
這座金庫深藏在霧都地下,通常會儲存有幾千噸黃金。
黃金被運到金庫后,由金庫驗訖開具憑證。
萊納公司把憑證呈報交易所,由交易所辦理交割手續,相應的憑證會出讓給買方。
買方可以拿著這個憑證來金庫提取相應的黃金,或者繼續轉手入市出售。
這就是期貨交易中的現/貨交易。
而實際上,黃金期貨市場就是一個大賭場,交易雙方玩的是籌碼,而非現/貨。
動動鍵盤、玩玩數字,就知道自己的賬戶是多了還是少了,這才是理想中的賭博方式。
誰也不想炒了一陣子期貨,還要到霧都來提取黃金。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似乎由于金價上漲,LBMA的金庫比較繁忙。
總體來看入庫多、出庫少。
入庫的黃金來自各個國家,其中由萊納經手、來自毛熊的20噸黃金只是其中稍大的一宗。
另外還有十幾個新的金屬貿易公司正在辦理入庫手續,由于單次交易量不大,也未引起金庫方的注意。
這段時間黃金漲價,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一是前面說的發達國家改弦易轍。
二是千禧年系列活動對黃金的需求,畢竟跨世紀了,要給親人、情人送點禮物,送啥好呢?黃金唄。
三是毛熊那邊在教訓小弟,打的風生水起,“盛世古董、亂世黃金”,買點黃金藏起來還是有必要的。
四是多方對空方的博弈。
所以,金價就順風漲了起來。
而這時入庫黃金也是正常的。
上半年金價下跌,好多如極地礦業這樣的金礦企業都在做空。
15國聯合聲明后,金價暴漲35%,讓許多黃金生產商出現賬面虧損。
黃金交易所于是要求生產商追加保證金,近期還提出一個要求“hedgemarket”,就是對生產商的對沖賬目,逐日按市價結算的意思。
生產商賬面貨幣不足、保證金交不起,就要交割現/貨,就只能趕工提煉出黃金,運到金庫。
非生產商、沒有現/貨、跟風做空的那些人,如果沒有及時割肉、平倉、止損,那就會爆倉,將保證金賠給多方。
此時多方當然是大量囤積黃金、推高金價、擠壓金礦企業的遠期頭寸。
期貨市場屬于零和博弈,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
每一方都必須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對方的痛苦之上,所以雙方會竭盡全力的“損人利己”。
新年的腳步更近,從燕京剛回到東珠的陳佳寧卻心緒不寧。
因為陳立東也要來東珠,在電話里陳立東說要來東珠玩一次黃金交易。
自1974年,霧都黃金交易所聯合幾大金商在東珠設立了分支機構,建立了東珠的霧都金交易市場。
東珠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可以連貫亞歐美,形成完整的全球黃金市場。
其實,這個地理位置還跟東珠所在的時區相關。
這個全球黃金市場,以霧都黃金價為基準,從每天上午10:30的早盤定價揭開序幕,接著山姆國的哥譚市開始交易;當霧都下午盤開始定價后,哥譚市的交易還在繼續,東珠又開始加入進來。
在這場跨越全球的交易中,霧都的尾市會影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