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來回市里,向兩位主要領導匯報東華的項目建議。
倆領導也頭疼,不接肯定不行;接吧,打亂了工作節奏。
一班人都覺著事情太大,那就......向上請示吧。
請示需要打報告,市里由兩辦牽頭,幾個經濟部門的負責人參加,下沉到東華總部,起草項目情況匯報。
市里的限電令照常發布,東華的發電機組很快到了薊市東港,在藍市出面協調下,由交警負責引導和維護交通,用一天時間把發電設備運到了鋼鐵產業園。
產業園內,發電設備的基礎商砼還在養護中,實現發電大概要二十天的時間,煉鋼廠、機械廠、電機廠已經進入夜班模式。
陳立東被市里的同志們纏住,留在公司做指導。
幾個大項目的建設內容、投資方式、工藝方案都在他的腦袋里,他離開真不行。
孫靜親自安排市里二十多號人的吃住,集團也成立了專班研究項目方案。
陳立東也忽然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另一世他在經開區負責招商引資,就是干這些工作:起草招商匯報、整理項目內容,進行可行性分析,制定項目落地計劃。
所以,很快與市里的同志們打成了一片。
甚至向上打的報告都要他親自把關,親自措辭。
搞文字的那些人總覺得陳立東是高手,而部門來人總感覺別扭,因為他們發現這個小陳董事長經常找不準位置。
比如由誰來建公里的通島公路。
因為龍興島伸入大海,距離陸地十幾公里,在海中它只是一個幾百平方的小沙島,它的身前是負25米的海溝,身后是長十幾公里的淺灘。
建港方案就是把沙島變成碼頭,身后的淺灘建設工廠。
陳立東說:“這個不用研究,就由企業來干,而且標準不能低,按一公里600萬設計。”
東華投資的副總經理魏廣忠提醒說:“董事長,照您的說法,修這條路很可能落咱們腦袋上。”
陳立東說:“落就落,咱們自己修的路走著才踏實,別人修我還不樂意呢?!?
眾人一聽,得,這家伙純粹有錢燒的。
關于LNG碼頭的投資方,陳立東抬手就寫上了東華集團、遠東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猶豫了一下又把華夏石油天然氣管道公司的名字寫進去。
熱電廠,寫上了東華集團和遠東油氣的名字。
海水淡化工廠只寫了安美森科技有限公司一家。
晶圓工廠也是。
市里一眾人一看就眼前一亮,經濟工作講究“項目為王、外資引領”,陳立東動動筆就是倆外資項目,至于能不能落地......東華在投資界的口碑好像一直不錯。
接下來是鐵礦石碼頭,陳立東也寫進了項目計劃,投資方為東華實業集團和西澳萊納股份有限公司。
市里的同志看著鐵礦石碼頭這個項目犯愁了,于是推薦市經委的一位副主任來跟陳立東商量:“陳董事長,原計劃鐵礦石碼頭由北鋼、藍鋼、省建投和咱們港口集團投資,要不給您算一股?”
陳立東瞟了一眼對方說:“許他們建就不許我建?我看島前的岸線也夠用,一人一段怎么樣?給我四個泊位就行?!?
這位副主任拿捏不準,馬上跟王慶來反饋了這個消息。
王慶來又跟兩位主要領導匯報,倆領導一聽就知道最難受的問題來了。
4個20萬噸鐵礦石碼頭,年接卸能力幾億噸,了解的都知道,東華家里有船,外邊有礦,你要建碼頭,別人還建個啥?
這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吧。
最后王慶來說:“不如跟北鋼、藍鋼商量一下,如果他們同意東華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