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脖網,看似參考了博客的風格,把論壇做成網站。
但博客從去年開始進入華夏,也只是掛在各大網站上,并沒有發展起來。
1993年6月,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hat's ne &ne”網頁出現,主要是羅列eb上新興的網站索引,這個頁面從93年6月開始,一直更新到1996年6月為止。
1999年,peter&n”來命名博客,成為今天最常用的術語。
從國外博客發展的情況看,許多博主不只是在寫網絡日記,還經常“開車”。
“開車”也是陳立東發明的網絡用語,特指講黃段子,以及發鏈接、發動作片資源的行為。
這個年代,歪果仁在網絡上開車是非常猛的,基本上都在博客上。
那些博主們把日記寫的非常生動,情節描述詳細,語言潑辣大膽,如成人小說一般,有時還會發圖片上來,讓人不敢直視......
以時下國內的環境,博客在華夏不敢走得太遠,直到幾年后有位“木子美”出來,才掀起了一場波瀾。
對這些情況熟知的人猜測,圍脖網不用“博客”而是用“圍脖”兩個字命名,“博主”也被改稱“脖主”、大v,大概就是因為陳立東嫌棄國外的博主們沒下限。
......
“圍脖”網上線后,這個以自身體驗為中心的模式,以“隨時隨地發現新鮮事”為口號的網站,立刻得到了廣大網民的參與。
首先,圍脖上的熱點新聞與其它網站不同,它開通了留言功能,留言等于評論。
傳統媒體有自己專門評論員隊伍,而在圍脖上,全體網民都是評論員,大家不論貧富貴賤、職位高低,都可以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贊成還是反對全由我心,當然要是開罵的話,就只能顯示一連串的星號了。
比如最近圍脖轉載了人民網強國論壇上的一篇文章《鐵路,你究竟怎么了?》,反映一位旅客春節假期過后返崗,在火車站購票時的遭遇。
這篇文章在原網站反應平平,但偏偏在圍脖上出現了圍觀效應,有的網友留言敘述了自己購票的過程和體驗,有人開始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建議和意見。
這個熱搜被鐵路部門領導看到了,并及時進行了調查處理,結果也在各大網站進行了公布。
人民網的評論員發帖說:網友的熱議引起某部門主要領導的重視,這在網絡媒體上還是第一次,這再次證明在論壇、圍脖上反映社情民意、實施輿論監督的功能,我們愿以此為良好的開端,同鑫浪、佰渡、圍脖等網站攜手,與廣大網友一起共同搞好網上的輿論監督。
人民網可是官網,它對圍脖的肯定,為圍脖帶上了光環。
以往普通百姓的投訴批評或問題反映能夠得到領導的重視往往是靠主流媒體,比如《熱點追蹤》這樣的欄目,而圍脖網的熱搜有成為一個重要陣地的勢頭。因為,圍脖熱搜有一個非常公平的機制:它有當日、本周、本月熱搜排名,能成為“熱搜”的話題,唯一看的就是流量,誰被網友們評議留言多,誰就成為熱搜。
現在還沒有“買熱搜”這種現象,即使有,買流量的人也得考慮,需要花多少錢才能讓土豪辦的網站刷流量。
視頻板塊也因為一條短視頻火起來,這條視頻事后被稱為“滬市煤氣罐”事件。
事件的過程是:在滬市某條街道上,一個商鋪的煤氣罐因使用不當起火,起火的煤氣罐被店主扔到了街道上然后打了119,煤氣罐躺在地上,閥門處噴出的熊熊火焰接近兩米長,隨時有爆炸的危險,而這時一個路過的小伙子沖上去,徒手關掉了閥門,火焰隨即消失,免除了一場災難。
這個情景,被一位旅游者用dv錄下來,然后就在附近的網吧,將視頻發到了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