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海油這個名字,人們很容易把它的總公司和上市公司搞混。
確切地說,華夏海油總公司是國家國資委管理的央企,“三桶油”之一。它的旗下子公司又分為油公司、基地公司和專業公司三大類。
為打造一個專業清晰、機制靈活、實力強健的國際化油氣公司,1998年8月,華夏海油總公司以間接控股的方式在東珠設立“華夏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并將海上石油的勘探、開發、生產、銷售等業務資產全部轉讓給股份公司。
在內部,一般把這個總部設在東珠的股份公司稱為“油公司”。
油公司于1999年10月沖擊海外資本市場,到哥譚發行股票,準備籌集26億刀資金,卻遇到了暗礁,由于國際油價狂跌和股市熊市,只賣出了幾千萬刀股票。
一番山重水復后,2001年,油公司再次沖擊資本市場,在2月份的最后兩天相繼在哥譚、東珠上市掛牌,這次上市大獲成功,籌集資金億刀。
所以,現在的華夏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是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
當隆興銀行召開年會的時候,東珠的海油公司總部內,總公司總經理、上市公司董事長、總裁魏全順也在向股東們報告工作。
他動情地說:“哪怕第一次上市失敗后的2000年,我們也在依照國際慣例,每季度公布1次業績。在管理模式上,海油如同一家外資公司。
今天我就提前向大家報告成績,預計到今年年底,公司總資產為億刀,總負債為億刀,總股本為億刀。
2001年我們采油的成本已經控制在刀每桶,遠遠低于華夏石油的刀、華夏石化的刀。
預計年盈利90億人民幣,據測算,華夏海油將為股東創造豐厚的回報,IPO年回報率可以達到%,股本收益率%!”
這個數字,確實可以笑傲同行,而刀每桶的采油成本更是將噸成本控制在刀,比遠東油氣宣傳的30刀噸成本還要低。
股東大會結束后,魏全順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董秘張紅敏跟了進來。
“你關注一下咱們的股票,看看能漲到多少。”魏全順吩咐到,雖然年報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正式公布,但是股東大會的消息傳出去,也會帶動股價上漲。
張紅敏猶豫了一下說:“魏總,咱股價跌了一些。”
“嗯?啥情況?”
“我分析跟渤海那塊油田的漏油事件有關,今天東華網、鑫浪網、佰渡網,都出現了高上堡35-2油田漏油的消息。”見魏全順不以為意,張紅敏接著說:
“他們引用的是金豐公司總經理孫學豐在圍脖上發布的圖片,圖片拍的是我們的平臺井口處向外漏油的圖片。”
“金豐公司?是干啥的?”
張紅敏作為董秘,事前已經了解了情況,解釋說:“金豐是個農業科技公司,在高上堡那邊承包了2000畝水稻和上萬畝灘涂,我們的油田就在他們的養殖水域的附近。”
“噢,那安排人跟對方接觸接觸,聽聽他的條件。”
“魏總,”張紅敏提醒說:“這個金豐公司的老板是陳立東的大舅哥,人家這是跟咱們杠上了。”
魏全順一愣,眉頭開始皺起來:“那小子在當地勢力不小啊。那處漏油堵不上了嗎?”
“我下午打電話問過了,薊市的工程隊說,那邊海面結冰了,潛水員下去作業有危險。”
魏全順一拍桌子,激動地說:“那孫學豐的圖片是怎么來的?他隔著冰能拍到水下漏油?他們能到水下去,咱們就下不去?
請潛水員要多給錢,花個三萬五萬我也認。這不是小事,會在股市上給我們造成很大損失,你幫下邊的人算算,公司上市了還這么蠻干?”
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