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縫,然后伸出手說:“就這么整,老板大氣。”
陳立東心里哀嘆,一個婉約的南方妹子,咋就變成虎妞了呢?
彩虹國,勒斯滕堡。
吉普林正在與帕特里斯.莫特塞等人協商瓜分西北礦業遺產的問題。
西北礦業在去年一番作死操作下,落入吉普林等人布設的陷阱,開始一蹶不振
首先是訴訟纏身,管理層涉及謀殺、搶劫、非法經營等諸多罪責,一個不剩全部被換掉。
董事會安排新人過來打理公司,面臨的確實資金不足,生產成本過高,負債經營的窘境。
資金不足還好應對,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但是負債經營誰也受不了。
只要生產就得賠錢,開張不如停業。
為啥會出現這種結果?
這就叫墻倒眾人推了。
不過,追究根源的話,還要怪遠東極地礦業。
去年事件后,金價開始上漲,陳立東提前下手,在期貨市場做多,撈了一大筆浮財。
借此機會,極地礦業迅速出手,在接近300刀/盎司的高價位出售了200多噸黃金,收獲19億刀的現金。
今年以來,極地礦業連續出售黃金,到6月份已經賣掉了150噸。
每個月二三十噸黃金被拋到市場,使黃金價格迅速回落,已經掉到250刀/盎司以下。
而西北礦業這個時候剛剛恢復生產,準備出售黃金維持運轉,可是市場上黃金和其它貴金屬價格持續低迷。
西北礦業在全球共計擁有25家金礦和4家金屬冶煉廠,在發跡的彩虹國擁有12家金礦和1家金屬冶煉廠。
在2000年的時候,公司凈收入2億刀,黃金總生產成本為240刀/盎司。
但,因為各個金礦的生產情況不一樣,所以成本不盡相同。
在西北礦業的數據庫里,其各地金礦開采成本大致如下:
生產成本最低的在西非的加納國,只有88刀/盎司;在南美的金礦為120刀,北美金礦為190刀;澳洲為286刀。
位于彩虹國的12個金礦開采成本最低的是172刀,最高的294刀。
于是新的管理層向董事會提交了一份報告:
出售生產成本高于240刀以上的礦場回籠資金,回回血再說。
礦業公司的根基是礦,家里有礦心中不慌。
礦山的開采成本并不是固定的,隨著開采境界、礦石品位、礦石產量、以及技術更新在不斷變化。
簡單點說,剛破土開槽時成本肯定要高,當開采到豐度高的礦脈時,生產的礦石品位和產量都上來了,成本自然而然就降下去了。
一般來說,除非礦山枯竭,沒有哪家礦業公司出售手里的礦場。
可見,西北礦業公司真的是活不起了。
現在,收獲的時候到了。
西北礦業公司準備出售西澳的日出壩礦,那邊自然由萊納股份公司去圍獵。
彩虹國這邊自然由吉普林主導。
蘭德礦區這邊大致有7處礦田,35座礦場,拿下西北礦業手里這8座礦場,在彩虹國就稱得上最大的礦老板了。
不過,吉普林沒法吃獨食,而是拉上了莫特塞等人一起瓜分西北礦業的資產。
隨著西北礦業到下,莫特塞這個地頭蛇有望成為蘭德礦區的瓢把子。
吉普林作為搞垮西北礦業的始作俑者,說話非常大氣:“各位,梅倫斯礦業剛剛起步,能力有限,這8處礦場先由你們挑,給我們留個一兩處就行。”
莫特塞最先開口:“我們彩虹礦業手里資金充裕,我準備收購位于東蘭德的兩處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