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爾島是毛熊西西伯利亞北部的一個半島,南部是西伯利亞大平原,西邊是喀拉海,東邊是鄂畢灣,北邊就是北冰洋了。
亞馬爾島隸屬涅涅茨自治區管轄,在涅涅茨語中,亞馬爾就是天涯海角的意思。
這里居民.主要為涅涅茨人,據說他們是古華夏北方‘丁零’人的一個分支,以飼養馴鹿和漁獵為生。
亞馬爾整個位于北極圈內,一年長達8個月為寒冷的冬季。
島上河流、湖泊眾多,永凍層廣布。
南部為森林苔原帶,中部為苔原、草地與灌叢,北部是一水的苔原帶,永凍層深度為300到500米,全年平均溫度為零下26度,最低溫度超過零下50度。
進入10月,每天日照時間已經不到3個小時,從12月到1月進入極夜時段。
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這里就發現了極為豐富的油氣資源。
八十年代中期,由蘇熊國家石油天然氣工業聯合公司在亞馬爾島上打了一批生產井,結果全部以天然氣為主。
在那個時代,世界各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遠不及現在,所以當時未能繼續開發建設,這幾十眼井被作為蘇熊5000多眼“未投產井”中的一批,被擱置至今。
1992年毛熊將國家石油天然氣工業聯合公司改組為股份公司吸收民間和國外資本,1995年成立毛熊石油公司,1997年成立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亞馬爾島上的這些油井在那個時候被劃轉到天然氣公司。
亞馬爾島的維諾鎮,與烏瓦爾金的緯度相近,氣候環境相差不大。
這里位于鄂畢灣南部靠近鄂畢河入海口的位置,與其它北極小鎮一樣,居民少得可憐。
這里有一個小型港口,受常年冰封的影響,這里沒有開通固定航線,平時作為漁港,偶爾接泊北極科考船、油氣勘測船。
亞馬爾島上已經建成的油氣井分兩處,一處位于南部的維諾鎮附近,一處位于半島南部的塔姆別伊。
兩處油田都在東邊鄂畢灣這一側。
維諾鎮這里有16眼油氣井,潛在產能為每年550萬噸油氣當量。
塔姆別伊那邊只有8眼油氣井,但是潛在產能為每年1500萬噸油氣當量。
主要生產天然氣,并有一部分凝析油。
陳立東打算,說動毛熊天然氣工業公司,啟動這兩處油氣田的生產,然后在鄂畢灣放置東華3型油氣鉆采平臺,在平臺上進行油氣分離,加工成LNG、凝析油和石油液化氣,再用LNG船將平臺上生產出來的產品運走。
當阿布拉和王宏斌上門找到毛熊天然氣工業公司后,卻遭到了拒絕。
兩人提出的合作方式當然是代工模式,即遠東油氣負責開采,以30刀/噸的油氣價格收取代工費。
而毛熊國家天然氣公司則根本沒有啟動這些油氣井進行生產的計劃。
當然,阿布拉作為遠東新秀,皮尤金眼中的紅人,想開采這里的天然氣也不是不可以,那就是花錢買下兩處油氣田的開采權益。
遠東油氣屬于毛熊本土企業,不適用于聯邦《產品分成協議法》,自然也不需要跟國家天然氣公司合作。
所以,對方獅子大張口,要求遠東油氣買斷這里的權益,要價80億,不是盧布而是美刀。
同時,經過了解王宏斌還發現一個問題,亞馬爾島上這兩處油氣田相距竟然有400公里,需要鋪設400公里的管道,將兩處油氣資源匯集到一處。
然而,在北極、在這個季節鋪設管道難度很大,即使采用楚克奇那邊挖掘地下隧道的方式,也至少需要半年時間。
況且,李漢武正在烏瓦爾金那邊緊張施工,也騰不出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