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南側,索亞的西北,是巴新國。
巴新也是一個島國,相對索亞來說,它的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規模都要大的多。
但巴新同樣基礎設施薄弱、貧富分化懸殊、內部爭斗頻繁、經濟發展疲弱。
布維島是巴新東部一個大島,與索亞隔著布維海峽相望。
島上有20多萬土著,也是以美拉尼西亞族為主。
桑尼布維島上的一名老漁民。
今天與往常一樣,獨自乘坐獨木舟,來到鯊魚出沒的地方。
桑尼這次出海,是要捕捉鯊魚。
獨木舟上,幾乎沒有捕魚的工具。
在他的部落,徒手捕鯊是男孩子成年的標志。
而40多歲的桑尼,捕殺的鯊魚已經幾百條。
桑尼的族人都有這樣的本領。
由于不停的捕殺,靠近布維島的鯊魚已經越來越少,桑尼只能往更深的水域劃去。
到達目的后,桑尼拿起獨木舟內幾塊其它魚的魚頭,拋灑進遠處的水里。
一會兒的功夫,拋下的誘餌成功引起一條鯊魚的注意,游過來吞下魚頭。
桑尼再次拿起魚頭扔在近處的海域,鯊魚追逐過去吞咬誘餌,絲毫沒有在意獨木舟上這個人類會給它帶來危險。
清澈的海水,讓幾十米外的鯊魚一目了然。
桑尼拿起一段繩子,繞成一個繩套,然后將一顆魚頭放在船舷的水面上。
接著,他有拿起一串骨頭放在水面搖動,弄出聲響引起那條鯊魚的注意。
果然,那條鯊魚被吸引過來。
如果鯊魚游過來咬餌,頭部就要穿過繩套,桑尼會迅速拉緊繩套。
繩套的另一端是一根寬大的木片,木片會拖住鯊魚,讓鯊魚無法進入深海,只能在水面上漂浮。
等鯊魚沒了力氣,桑尼才會劃過去,用木棍敲死鯊魚,這條獵物就到手了。
獨木舟、死魚頭、繩套、木板、木棒就是桑尼捕魚的工具。
水下這條鯊魚,看上去應該接近兩米,有一百多斤重,足夠桑尼一家吃上一個多星期了。
當然捕捉它有著相當的風險。
魚餌已經掛起,繩套已經放下,眼看那條鯊魚準備游來,桑尼開始興奮起來,腎上腺加快分泌。
在接下來的一瞬間,他只要將繩套成功套在鯊魚的脖頸上,然后躲開鯊魚的撕咬,并保證獨木舟不被掙扎的鯊魚撞翻,就成功了。
鯊魚開始靠近,皮膚在水下泛著亮光。
桑尼盯著魚頭目不轉睛。
然而,就在這一刻,鯊魚忽然擺動尾巴身體轉了一圈,向深水游去。
桑尼一驚,然后看著鯊魚遠去的水面,開始慢慢放松身體。
接著,他隱約看到一個龐大的黑影從那條鯊魚剛才的位置駛過,正在慢慢遠去。
黑影不是魚,而是人類造物,是一艘潛艇。
這兩年,在布維海峽里,經常有艦艇出沒。
桑尼族人的漁獲越來越少,跟這應該也有關系。
桑尼嘆了口氣,劃動木漿,朝著岸邊劃去。
獨木舟上的魚餌已經用盡,他不得不回家一趟重新來過。
水下這艘潛艇,剛從附近的桃花島巢穴完成補給,開始例行訓練。
艇艙內,輪機員張超守在聲納站,看著屏幕問:“這是什么東西?”
過了一會兒,聲納員凌飛摘下耳麥說:“有人在捕魚,水面上應該是一艘獨木船。”
張超拍了拍王艷飛得肩膀說:“牛掰啊,這都聽得出來。”
凌飛擋開張超說:“你別來回串了,趕緊去輪機艙盯著,萬一出了問題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