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兩只狐貍,雖然不看電影,卻在熱烈地討論著電影。
而他們心里,都懷著利用對方的目的。
一個想挖對方腦子里的知識,一個想掏對方腰包里的票子。
利益相求,讓兩人迅速成為莫逆。
索恩開始為陳立東講解黑洞理論的知識,以及黑洞觀測方面的最新成果。
“你知道嗎?一般情況下,兩個黑洞發生碰撞時,會在由時間和空間交織而成的時空結構中制造波動,這種波動就像海洋中的風暴一樣。
研究引力波會讓我們進一步了解這種波動潛藏的信息,我們可以用觀測結果和計算模擬結果做對比,從而檢測之前取得的認識是否符合觀測,這將開啟人類研究彎曲時空全新的一頁。”
索恩一邊講解,一邊提示引力波觀測的重要意義。
然后故意嘆口氣說:“唉......可惜我們的設備還是落后,無法滿足對引力波觀測的需求。
山姆最近經濟低迷,國家財政對這種沒有實際效益的投資壓減得厲害。”
陳立東一聽就明白索恩的意思,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人家一位物理學界的世界級泰斗出場肯定不便宜。
“索恩先生,你計劃怎么辦?”
索恩想了想說:“實驗室打算投資3000萬刀,對ligo的激光器、電子設備以及光學設備進行升級,使探測器的靈敏度提升25%左右,這樣也許就能探測到引力波信號了。”
“索恩先生,”陳立東鄭重地說:“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很愿意為你做些事情,包括支持這個改造升級計劃。不過我有個要求。”
“請講。”
“我希望派工程師參與改造過程。”陳立東開始說出他的條件。
“這......”索恩有些為難地說:“陳先生,我在4年前就不再主導ligo項目,現在的負責人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沃格特教授。
我之所以請您伸出援手資助這個項目,是因為我發現現有的設備很難有效地檢測到引力波。
說起來這個故事有些長,但我還是要向你解釋一下。
我們的實驗室從誕生那天起,就是個缺乏營養而又難產的畸形兒。
當年我們的項目組,主要負責人由我、德雷弗和韋斯擔任。
我主要負責項目的策劃和公關工作,韋斯擅長數據分析,而德雷弗的動手能力更強。
<的三駕馬車,然而我們之間并不和諧,而且爭議很大。
當年韋斯主張建造一個巨型探測器,而德雷弗希望建造一個中型探測器,之后再對機器逐漸升級。
這樣的爭論越來越常態化,許多工作人員經常看到我們爭吵。
1986年,在向基金會陳述項目進展的報告會上,我不得不承認ligo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管理問題。
基金會經過分析,認為德雷弗的問題更大一些,于是向他發出警告:要么合作、要么停止研究。
后來德雷弗被解雇,然后新的項目開始實施。
對德雷弗的離開,我很遺憾。
<項目無法一蹴而就,需要不斷改造升級,將人類在望遠鏡技術、空間導航技術、時空量測技術的最新成果應用到探測平臺上。
如果德雷弗一直在項目組,我們的進展可能比現在更快一些。”
索恩今年65歲,似乎很喜歡回憶過去,兜了一個大圈子,才接著說:“陳先生,實話說吧,我無法判斷,完成接下來的改造升級后,二代ligo就一定能感應到引力波。
但是改造升級還是必要的,科學探索就是在不斷試錯中才能取得收獲。
所以希望您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