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上相對單一了很多,幾乎完全是土石建筑,沒有用到任何木料和金屬。
不過,在外觀和內飾上面,李子樹都盡量做到盡善盡美,與道場的厚重簡樸相比,華夏城的建筑便豐富多彩了很多,做工也極盡華美和精致。
時間不長,一座古城池的輪廓便完全呈現出來,巨石壘砌的城墻厚重堅固大氣,又建在山峰之上,一看便有一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而城池內部,幾乎是按照東明島的華夏城一比一還原。
中心的宮殿式建筑,大殿樓閣,內外三層宮墻,氣勢恢宏,一塊巨石為碑立于宮門一旁,上面三個大字“凌云殿”。
緊挨著凌云殿的建筑群,則是將華夏文明傳承學府搬進了華夏城當中,多層的教學樓和宿舍樓竟然也在短短的時間內有模有樣。
至于鱗次櫛比的古城其他建筑,也幾乎都一體成型,仿佛是用巨石硬生生壓制而成,隨著李子樹閑庭適步般走過,迅速建筑完成,并多了不同色彩。
街上青石鋪路,紅色的宮墻,黃色的琉璃瓦,仿藍磚的民居,雖材料不同,看上去卻并無太大區別。
不過兩個小時的時間,一座美輪美奐,氣勢非凡的華夏城便出現在高山之巔。
如果非要說有缺陷的話,那便是沒有任何綠色的生命,也沒有嬌艷的花朵,顯得空空蕩蕩,死氣沉沉。
華夏城內還有三處空缺部位,因為被李子樹大量取走建筑石料而成了凹陷的大坑,更使華夏城多了幾分殘缺感。
李子樹將這幾處簡單修整之后,伸手朝西北方向一招,一團漆黑雨云便匯聚而來。
不多時,電閃雷鳴,烏云密布,華夏城上空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
空氣逐漸濕潤,地面,墻面,房頂,從未接觸過雨水的巖石第一次接受雨水的沖刷。
雨越下越大,從開始淅淅瀝瀝的小雨,很快變成瓢潑大雨,最后簡直有水流如注的感覺。
李子樹一路踩著飛起的土石繞著華夏城走了一圈,然后從城門而出,蜿蜒向下,到高山西面改造峽谷,使之少有疏漏之處,可以積蓄雨水,形成湖泊。
華夏城內的三處石坑成了三處大小不一的湖泊,與圍繞華夏城一圈的護城河連通,形成一個完整水域。
當雨水積蓄到一定程度,水流從護城河缺口處溢出,形成一個小型瀑布,掛在高山一側。
水流蜿蜒而下,最后注入高山西側的湖泊當中。
做好這一切之后,李子樹又從儲物戒指當中取出返回途中隨手采摘的各種植物的種子。
木屬性的法術,李子樹還真的施展不多,將這些植物種子托在掌心,清晰的感應到這些種子頑強的生命力。
李子樹渾身縈繞著淡綠色的光芒,借著雨水帶來的濕潤空氣,將不同的種子飄灑在華夏城內外。
雨水的范圍逐漸擴大,除了何涵韻等九位美女所在的山峰,似乎整個小世界都沉浸在茫茫雨幕當中。
種子摻雜著雨水落在巖石,石塊之上,堅硬的巖石和嶙峋的石塊頓時變得松軟,似乎瞬間被風化,成了上好的山胚土,將種子吞沒其中。
好像是攝影師將長期拍攝的種子種植,發芽,頂出地面,茁壯生長的過程進行了多少倍的快放。
沒過多長時間,華夏城內外肉眼可見的開始出現綠色的植物,青青的小草,攀附在巖石上的藤蔓,細高的小樹。
似乎轉眼之間,小世界中就變得生機勃勃,開始有了不同顏色。
各種不同的樹木,簡直比世界上最速生的植物生長的還要快速,從各處拔地而起,很快便將很多地方變成一片片森林。
郁郁蔥蔥,參天而立,好像很久很久以前,它們就一直生長在這里。
而此時,不同顏色的花朵也爭奇斗艷,五彩繽紛,遍地開放,在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