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祀被歲醒與百里葉華說完后,一時有些彷徨。
距離執行死刑還差一天,楚祀特意為此事在早朝上談論了番。
群臣百官醒了叩拜后,楚祀環顧王殿上的所有臣子,不由心中一沉。
果然先王在世之時,就說過吐蕃人才稀缺,現如今失去了賈云生,又失去了司馬一家,而現在就只剩下孔來等人,實在有些捉襟見肘。
“哎!”
楚祀不禁嘆了口氣,他現在真的能體會到父王的心酸,雖然不是正統吐蕃血統,但父王在世一直秉承著一切為吐蕃所著想,一切為吐蕃利益為先,一切為吐蕃百姓為根本的原則,一直苦苦支撐著吐蕃。
而現在到了他這一代,就連他自己都無法肯定能堅守多久。
“王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百官的拜叩,楚祀一驚。
“剛剛不是拜過了?為何又來一次?”
孔來上前說道:“大臣們看見王上唉聲嘆氣,有些精神不振,所以大臣們再齊呼下,大臣們不怕跪多少次,而是怕王上有心事不跟大臣們分享。”
孔來的一席話讓楚祀心中很暖,于是面帶微笑的說著。
“本王的愁悶,并不是在一時,在父王那一代就經常發生,到了本王這,還是在持續上演著,所以剛剛有些感傷,不過不礙事。”
這時一位大臣走出了一步,差點讓楚祀給忘了。
如果他不出來,他都記不得此人之前在哪,去干嗎了,不過身為吐蕃王他不能問。
“王上可是還在擔心吐蕃的英才貧瘠,稀缺的很?”
說話的正是王獻之。
孔來從來沒正眼瞧過他,王獻之無非是在百姓中被先王看重的一位普通的智者,根本沒有資格在朝堂上說話,之前辦的事情也算正常輸出,更沒有什么功績可言。
可楚祀與他父親是同樣的人,只要這個人能用,可用,他們便大膽去采用。
“王獻之,王大人?說得對,本王就是在憂苦這件事,也是父王臨終前最大的遺憾,咱們吐蕃地屬極南,按照道理,是最好的一個地界,不冷不熱,氣候剛剛好。”
“但就是培育不出那么多人才,還不是因為咱們自身不夠硬,而這次本王之所以還在惆悵人才之事,是有一件事與大家商量。”
孔來瞥了一眼王獻之后,走了一步上前說道:“王上,您是否要說安素和陳楚仙之事?”
楚祀一怔,不愧是居功至偉的大臣,什么事情都無法逃過他的雙眼。
于是大笑道:“真是吐蕃第一能臣,雖然歲數如此大,但是腦子一點不比年輕人差,本王就是喜歡你這種,那孔大人可有什么話說?”
孔來聽到被嘉許,叩拜行禮后接著說道:“這兩個人是王上的死敵,不如直接殺了,以儆效尤,如此一來能震懾江湖中人,二來還可以震懾歲醒與他的輔臣。”
孔來所講其實是是楚祀現在的想法,但是他還在猶豫。
孔來看楚祀依然還在憂慮,于是說道:“王上,歲醒的事,臣已經知道,他想保這兩個人,無非就是因為此二人救過他們的命,但身為王上的您,萬萬不能因為他們兩個人的話,而做出錯誤的抉擇。”
“明天就是處決他們二人的時間,一定要當著他倆的面進行,如此方能震懾他們的內心,才能讓他們乖乖的在吐蕃繼續呆著。”
楚祀有些疑惑,他張開雙臂問道:“那本王的人才呢?這與人才有什么相關?本王剛剛問的是如何解決人才的事情,你剛才說的,本王早就想到了….”
“王上!”此時王獻之沒等楚祀說完話就走了出來。
“王上!臣不建議殺他們二人,臣建議只殺安素一人!”
“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