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這時候才響起對來賓的歡迎吶喊聲,沒嚇到狗衛,便宜他了。
“劉德驊,劉德驊。”
作為老大哥,作為合作過的最大咖明星,他的出現,無疑給吳衛這場演唱會,畫上了一個完美的人際關系句號。
細數吳衛參演影視劇, 做mv,參加活動,除了前者后面的數量都少之又少,等于說,但凡是他合作過的藝人, 只要是擁有過歌手身份的, 幾乎都來了。
人緣好。
也會給粉絲帶來與有榮焉的滿足感, 在網絡上與人辯論、在現實中與人談及, 都會榮譽感爆棚。
“我家吳衛,人緣好,身材好,人長得帥,才華高……”
每一個優點,都會在粉絲的口中被慢慢放大,都會在粉絲的口中反復,進而成為你身上的標簽,成為粉絲驕傲的資本。
吳衛和劉德驊在舞臺上也沒有過多的寒暄,秉承著這場演唱會的風格,盡可能的多表演多唱,將更好的舞臺感覺給大家,如果想要聊天,我們會有很多機會。
別的藝人想要與粉絲互動需要什么見面會或是抓住一切機會,吳衛不需要,他的網絡主播身份讓他不必面對直播時的‘尷尬’。
直播產業的瘋狂發展, 明星入駐。
帶貨的瘋狂崛起,更多二三線或是過氣不溫不火的藝人,都步入到了網絡帶貨的大軍之中。
如何在直播的時候擁有足夠的經驗與大家聊天,避免尷尬的冷場狀況出現,如何不讓自己尷尬,如何產生直播聊天的樂趣,如何擁有更好的互動效果。
很多藝人都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主播。
過去那些二三線小藝人還嘲笑著主播是整個產業鏈的最底端,是鄙視鏈的尾端,現在自己跑去跟主播在一起,美其名曰合作,無非是放不下臉面的自我粉飾方式,學習不敢說學習,說是合作。
無非沒有這些障礙,所以他的演唱會可以更為干脆,且不會被大家覺得演唱會過于單調。在中間,有足足三十多分鐘,吳衛是唱跳的模式,集中舞蹈展示;又有三十分鐘是各種樂器的才藝展示,有演也有唱,有簡單幾句帶來的全場歡呼互動,有肢體語言的交流。
到劉德驊離場,是真正的進入到最后階段,可即便是在這個階段,吳衛依舊唱了有六首歌,在一次次的安可呼喊返場的聲音中,又出來唱了兩首歌,才宣告這場持續了接近四個小時的演唱會,宣告結束。
直到結束,所有人依舊是意猶未盡,還在細數吳衛還有那首歌并沒有演唱,還在喊著安可,還在期待著他可以再度返場。
除了場內,場外也聚集了相當多的粉絲,希望可以在通道處堵到吳衛,哪怕他不做停留,我們遠遠的看一眼,手機能夠拍張照片,也滿足了。
直到第二天早上,吳衛的慢音賬號,發了一張照片,搭配一行文字。
照片是近距離的視角,看得出來,并不是在家中,吳衛的身上還穿著演出的服裝,窩在沙發里,蓋著毛毯,蜷縮著身體,眼角眉梢面部呈現出淡淡的倦意和放松,熟睡。
“演唱會結束,他太累了,到后臺說休息一下,沖個澡換身衣服再走,話還沒說上幾句,人已經睡著了。”
第二條短視頻動態,發出的是一行行的行程文字,從早到晚,從晚到早,最近一周細數下來,除了一些碎片時間或是路途上的補覺,正兒八經的,吳衛只睡了兩次,一次三個小時,一次四個小時。剩下所有的時間,都在忙碌。
在這條動態的下面,心疼的評論是主旋律,能夠與之競爭的也就剩下自勉。
“看了吳衛,突然覺得自己每周設定三個小時的閱讀時間有點過于放松了。”
“我是一名高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