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是寫給管理流民的官員的,門客則是給他引路的。
一行人快馬加鞭來到宣城,在顧家門客的帶領下,一番奔波后帶走了六千流民。
事情順利的讓肖柏山都很驚訝。
怕夜長夢多,他當即就帶著流民上路了。
一路上居然出奇的順利,有時候有些地方的衙門甚至主動給他們供應糧草。
他還以為是顧家的面子起作用,實際上他不知道的是,背地里五斗米教也沒少出力。
……
晉安縣。
文易的各項計劃有條不紊的展開,尤其是推行稅改之后,他的政策都得到了百姓們的積極擁護。
比如剃發,不用他號召很多百姓就已經主動把頭發剃成了閬湖軍那樣的短發。
還有各種生活習慣什么的,都推行的非常順利。可以說晉安縣的方方面面都逐漸打上了他文易的標記。
他最關注的造船廠順利打造出了第一艘十米長的曲底船,試航之后果然吃水更深更加平穩,速度也變快不少。
只是曲底船的缺點也很明顯,載重明顯減少。但比起上面的優點,載重就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有了正式的戰船,水軍終于可以展開訓練。
新城墻的修筑進展也非常快,地基差不多都已經挖好了,這要得益于閬湖的優質鐵制工具。
一切進展順利文易也放下心來,決定返回閬湖,那里才是他的根基所在。
當他要離開的消息傳出后,晉安縣城百姓像是炸了鍋一般,紛紛跑過來挽留。
文易一再保證他只是暫時回閬湖,并不是拋棄大家。就算他離開了還有薛大元和閬湖軍在,讓大家不用害怕。
可是不管他如何勸說,百姓們都不愿意放他離開。說白了,大家只相信他一個人。
文易感動之余也非常為難,不過考慮到自己的長遠計劃還是狠下心離開了。
他走的那天萬人空巷,所有百姓都到江邊為他送行,很多人當場痛哭流涕。
文易心中和堵的一樣難受,就這樣站在船頭看著大家漸漸消失在視線內。
他內心的想法也更加堅定,一定要為這個時代,為百姓做些什么。
謝道韞一直默默的陪在他身邊,似乎是感受到了他心里的變化,忍不住伸手握住了他的手。
文易心中一暖,也反手緊緊握住她的手。
正準備說些什么,就見謝道韞臉色一變,另一只手捂住嘴巴干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