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的就演變成了慶祝新年,到了魏晉時期元旦已經成為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很多后世常見的慶祝方式這個年代都已經有了。
比如爆竹,這個時候百姓會燒竹子去除瘟神。因為竹子燃燒會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所以稱之為爆竹。
比如年畫的前身桃符,人們會把神荼、郁壘二神的名字刻在桃木版上懸掛在門首辟邪。
這是文易穿越以來度過的第一個春節,也是他們到達閬湖后的第一個春節,他決定過的隆重一點。
首先搞出了正式的對聯和年畫。
文易口述謝道韞手書,又讓她畫出了神荼和郁壘的畫像。
拿到印刷作坊把對聯和畫像印刷出來,免費發給大家張貼在門口。
這種新穎的方式確實為閬湖增加了許多喜慶的氣氛。
除此之外還找篾匠制作了大量燈籠等等。
反正總總方式下來,所有人都很開心,對閬湖這個團體也更加的有感情。
初三,文易正陪大家過年,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肖柏山帶著六千流民返回,不日就將到達晉安縣城。
這個消息實在太出乎意料了。
原本他的計劃只是讓肖柏山去見一見顧源,聯絡一下感情。然后那兩份奏報的事情也通通氣兒,看顧源能不能說的上話。
沒想到他直接就帶了六千流民回來,這個驚喜實在太大了。
文易也顧不上過年了,當天就帶著一個營的兵前往晉安縣城。
回去的時候可沒有船乘坐只能步行,緊趕慢趕也用了一天多才到達。
只是當他到達縣城的時候卻發現,這里的氛圍很緊張。
俚人都被限制在自己的住所,外面有閬湖兵把守。另外一側多了一處營地應該就是流民營,只是那里亂哄哄的沒有一個晉安縣的官吏。
晉安縣城的大門雖然沒有關閉,但也只開了一道縫隙。
看到這個情況,他腦海里馬上浮出一個猜測,流民營有人鬧事兒。
縣城里的人也發現了他們,馬上發出歡呼聲打開城門迎接。流民營那邊也發現了他們的到來,不少人站在遠處觀望。
薛大元、吳儀、賀方等人得到消息也趕緊出來迎接,路上文易也沒有多說什么,等到了衙門一問才知道還真讓他猜中了。
(武叔儒主動讓出了衙門,搬到了另外的宅院居住)
這群流民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聽話,或者說更像是帶刺的糖果。
“難道這群流民里有流民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