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為什么要把他們打亂重新分組,而不是讓他們按照原來的部落居住在一起的原因。”
肖柏山自信的道:“因為上一場戰爭的原因,三大俚人部落之間起了齷蹉,相互仇視的情況很嚴重。”
“讓他們交叉居住在一起,能起到相互監視的作用,誰都不敢逃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親朋好友,俚人也不例外。他自己可以跑,但現在他的親朋住在另一個村子,他跑了他的親朋怎么辦?”
“等將來他們擺脫俘虜的身份可以自由行動的時候,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
“這里有房子、有田地、有糧食,主公又愛民如子輕徭薄賦,對待俚人也能一視同仁。”
“俚人也是人,不會拋棄現在安穩的生活,鉆進深山老林里過東躲西藏朝不保夕的日子。”
“啪啪啪……”文易忍不住鼓掌贊道:“好,很好,非常好,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一連四個好,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震驚。肖柏山的一連串方法,說實話文易自愧不如。
肖柏山臉上浮現出難以抑制的笑容:“都是從主公講的故事里學到的,屬下不敢居功。”
文易道:“聽我講故事的人很多,能從中學到東西并靈活運用的鳳毛麟角,你……很不錯。”
肖柏山道:“謝主公夸獎,屬下還有一個計劃不知道可不可行。”
文易頓時來了興趣道:“哦,什么計劃?”
肖柏山說道:“您曾經說過中原王朝皇權不下縣,縣以下實際掌控在地方豪強和士紳手里……”
“想改變這種情況必須從多方面著手,但最重要的是兩點。”
“一在縣以下設立鄉,由朝廷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地方,和豪強士紳搶奪管理權;二是推廣學政體系,讓百姓讀書開啟民智。”
“我準備在晉安縣之下設鄉,同時建立學政體系培養更多的讀書人,就是不知道是否合適。”
這個問題他確實提過一次但沒有細說,文易沒想到他還記得,思索一番道:
“設鄉可以,剛好可以趁此機會為我們培養更多的行政人才。不過學政體系暫緩吧。”
肖柏山不解的道:“為何,可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先生?”
文易搖搖頭道:“你可有想過要教那些學生學些什么?”
肖柏山先是不解,不過很快就恍然大悟道:“謝主公指點,我明白了。”
文易道:“明白就好,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等他離開,薛大元才感慨的道:“我一直以為自己很高看他了,沒想到他比我所想的還要優秀。”
文易也贊道:“我也是啊,真是個意外之喜,如果能多幾個這樣的人才何愁大……事不成啊。”
得到允許肖柏山開始第三項改革措施,考慮到晉安縣的實際情況,他在下面劃分了四個鄉。
這四個鄉真正管理的地方就只有縣城周圍數十里的村落,再遠的地方就屬于荒山野嶺或者純粹俚人的地盤,想管理那里也不現實。
鄉衙門的官吏大多都是從閬湖選拔出來的人。
這幾個月的掃盲讓大多數閬湖人都能認識一些常用字,其中優秀的已經可以正常閱讀書寫了。
為了確保鄉衙門的安全避免被匪徒襲擊,每個鄉都駐扎了兩個排的士兵。
但駐兵只是臨時措施,后續鄉衙門要從地方征募青壯當民兵。忙時務農閑時過來訓練,輪流巡邏保境安民。
鄉衙門的設立確實大大加強了縣衙對地方的掌控,同時也減輕了縣衙的工作量,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他的這一系列動作也徹底折服了晉安縣衙門的所有人,沒有人敢因為年齡輕視他。
文易在這里呆了一個多月,確認流民安置妥當,肖柏山也完全掌控了晉安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