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海洲,放眼四望荒無人煙,海鳥、野生動物的蹤跡隨處可見。
這里大多土地都是灘涂,漲潮的時候近半土地都會被潮水淹沒,只有靠近大陸和中心較高的地方才能不受海水侵襲。
這還是正常情況下,一旦海風來襲這里就會成為暴風肆虐之地,人很難生存下去。
如非萬不得已,沒人愿意到這樣艱苦的地方生活,之前只有數十戶從北方魯地逃難來的流民在這里掙扎求生。
薛糞叉就是其中的一員,以前他們在北方也是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后來異族亂兵來了,他就帶著一家老小跟著大家往南跑。
逃亡路太難走了,先是年長的父母餓死,接著年齡最小的孩子病死,沒多久一大家子就只剩下夫妻倆和年齡稍大一些的長子活著,
那是他這輩子過的最痛苦的日子,有時候他都羨慕路邊的野狗。
好不容易和晉朝的人接上頭,以為好日子要來了,誰知在渡江前夕遇到了異族追兵,被殺的四散而逃。
他帶著老婆和唯一活著的孩子沒命的跑。
當時他已經是驚弓之鳥,也不會辨別方向,就知道跑,跑,跑,跑的越遠越好。
一直跑到海邊前途無路才停了下來。
這個地方就是扶海洲……當然,他并不知道這里叫什么名字,也并不在意。
他只知道這里荒無人煙,不用擔心追兵。
和他一起逃過來的還有百十人,大家一商量就決定在這里落腳。
然后他們就驚喜的發現,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氣候也特別好。
把種子灑在地上幾乎不用怎么管都能有不錯的收成,還能去水里捕魚……
唯一的缺點就是平時風大了點,但也不是無法忍受。
正在他們歡呼自己來到了一塊福地的時候,大自然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一場暴風雨來襲,把他們好不容易創造的一切都摧毀了,他僅剩的一個孩子也被大水沖走。
暴風雨結束后很多人選擇了離開,也有人選擇繼續留在這里重建家園。
薛糞叉也想走,但巧的是他的妻子再次懷孕,思慮在三他還是決定留下來。
他們吸取了上次的經驗,選擇地勢高又有土丘遮擋的地方修建居住點,房屋也修建的非常低矮。
果然,在下一次暴風雨來襲的時候,他們安然度過。
于是就在這里安心住了下來,幾個月后媳婦給他生了個女兒。
雖然他想要個兒子傳承香火,可經歷過這么多磨難他已經看開了,女兒他也一樣喜歡。
這一晃十余年就過去了,他們學會了潛水、學會了下水捕魚、學會了狩獵等等技巧。
如果不聽口音,沒人能看的出他們是魯人。
雖然日子過的很苦,但起碼能靠自己的勞動換取一日兩餐,養活一家老小。
唯一讓他遺憾的是,婆娘沒能再為他生下一二男女,老兩口就只有一個女兒。
不過他也知足了,起碼還有個女兒在身邊。
這十幾年來也有流民闖到島上,他們都熱情的接納了,現在他們村子有一百六七十個人。
大家抱團取暖也算是樂在其中。
現在女兒大了能嫁人了,村里不知道多少小伙子盯著她呢,他要挑個好的不能讓女兒受委屈。
而且女兒生了孩子要過繼一個給他們家,繼承他老薛家的香火。
要是不答應,別想娶他女兒。
只是這個無名村的安寧前幾天被打破了,兩千多流民不知道怎么跑到了這里,就駐扎在他們村隔壁不遠處。
村子里所有人都如臨大敵,他們也當過流民,知道流民為了活下去能干出什么事情來。
他們村所有人第一時間就逃進了避難所——這是戰亂年代百姓掌握的必備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