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宴會,文易也前所未有的奢侈了一把,各種山珍海味只要有的都擺了上來,大家痛痛快快的大吃大喝了一場。
百姓們原本還擔心唐國建立之后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事實上確實有影響,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全是好的方面。
真正讓他們安心乃至于改變注意支持唐國的,還是因為一條法律:
廢除所有苛捐雜稅,人頭稅都不用交,只需要繳納地稅就可以了。
亙古以來從未有過這樣的善政,如果連這樣的國主都不支持,還有誰值得支持?
這里面也有《華夏簡史》的功勞,之前百姓對歷史了解不多,甚至對自己生活的時代都不了解。
他們不知道好好的為什么會天下大亂,為什么異族突然就冒了出來。
華夏簡史告訴了他們一切——原來是皇族同室操戈害的天下大亂。
要說他們心中對晉室沒有怨言那是假的,現在轉而支持唐國就變得很正常了。
大年初七假期結束,各部門正式上班。
古義馬上就抽調了上千名比較機靈又識字的人,集中學習新的律法和歷法知識。
然后組織大家下鄉去給百姓普及這些東西,讓百姓更加明白這個國家是什么樣子的。
日歷本也少不了,挨家挨戶的發,每戶一本。
前幾個月的掃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算接受能力最差的人也能認識一些簡單的字,看懂日歷本還是沒問題的。
至于后續各個衙門的組建,自有薛大元、甘憲、莫俊負責,樞密院的籌建則交給了謝道韞。
文易只需要抓個總就可以了。
他也沒有閑著,而是準備趁著剛過完年發動新一輪的攻勢。
“在我們的南邊有一個平原,就是這里……”文易在地圖上把前世嘉南平原標記出來:
“這是整個東寧島最大的平原,也是河流最多水資源最豐富的平原,接下來我們要把這里拿下來。”
薛大元提出了不同意見:“我們現在不缺地只缺人,就算把這里打下來也無力開發。”
文易道:“我當然知道無力開發,打下這里也不全是為了這里的土地,而是為了鹽。”
薛大元驚喜的道:“這里有鹽湖還是鹽井?”
其他人也都有些興奮,鹽就是錢啊。
文易搖搖頭又點點頭道:“這里沒有鹽湖也沒有鹽井,但確實有鹽,大海就是咸的里面的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眾人頓時就失望起來。
謝道韞道:“煮海為鹽不但浪費木柴,所獲鹽的品質也極低多吃會中毒,就算普通百姓不是實在窮的過不下去也不愿意吃海鹽。”
文易笑道:“那是他們用的方法不對,我有一法不用消耗一點木柴輕松就可以獲得大量的精鹽。”
謝道韞連忙問道:“真的?”
文易肯定的道:“當然是真的,所以才要拿下這一處平原,選一合適的地方挖井取鹽鹵曬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