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斟酌著說道:“有些東西可以作假,但學問是做不了假的。”
“知行合一只是聽杜子恭轉述一些皮毛都讓我獲益匪淺,杜子恭手下沒有這樣的大才,就算有也不會甘心屈居人下。”
“還有簡體字……唐國當為真實存在,那位王先生必是唐國大儒。”
王羲之也深以為然的點頭道:“若能把那位王先生請過來開講授課,必將成為文壇盛事。”
謝安只是搖搖頭沒有回答他的話。
王羲之卻明白了他的意思,語氣復雜的道:“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唉。”
不入上品縱使學問再高又有何用?真把知行合一拿出來,恐怕受到的抨擊比贊美更多,甚至一身的著作都可能被搶走。
但作為既得利益者,他們又不能說九品中正制有問題,所以心情才更加復雜。
“按照時間計算,那個唐國存在應該有一百余年。”謝安道:
“從那位王先生的話里可以看出,他們一直關注著中原發生的一切。只要出現過必然會留下痕跡,為何從未聽說過他們的傳聞?”
王羲之思索道:“有兩種可能,一他們隱藏的較深,二有相關傳聞只是我們沒有留意到。”
兩人都很認同這種可能性,所以王羲之馬上就把自己的管家叫了過來。
“王洪,你去查一查民間可有關于唐國的傳聞。”
聽到這個命令,王洪皺眉思索似乎在回憶什么,然后喜道:“郎君,可是一個叫唐的海外國家?”
“?”王羲之和謝安都愣了一下,然后追問道:“你聽說過?”
王洪點頭道:“聽過,去歲百濟海商金掌柜曾經抱怨,他們遇到了唐國的船隊,損失了一條船的貨物。”
“出于好奇我就多問了幾句,他說這個唐國是漢末遺民在海外建立的國家,有一百多年了。”
謝安打斷他問道:“確定是一百多年?”
王洪想了想才肯定的道:“那金掌柜就是這么說的。”
這下謝安和王羲之再不懷疑唐國的真實歷史。
只是他們顯然忘了這個世界有一個詞叫添油加醋,還有一個詞叫夸大其詞。
賀方確實故意在百濟人面前露過面,還交談過甚至產生過摩擦,所謂的百年歷史只是他故意傳遞出去的消息。
但那位百濟金掌柜轉述的時候,就變成了唐國真的有百年歷史,他早就知道對方的存在。
王洪繼續說道:“據金掌柜說,唐國人以往很少見到,最近兩年不知道為何活動非常頻繁……”
“且這唐國人兇悍異常睚眥必報,一旦得罪了他們就不死不休,報復起來也不擇手段。”
“經常往來咱們會稽郡的那個樸掌柜就因為得罪了他們,被接連搶了好幾船的貨生意都黃了。”
“不過百濟海商李掌柜又是另一種說辭,他說唐國人恩怨分明最講信譽。”
“他和唐國人約定交易日期,結果因為風暴耽誤航程晚到了五天,本以為唐國人已經走了。”
“誰知他帶人趕到約定海域的時候發現唐國人還在等他,并且說他們已經知道是風暴的原因,不怪李掌柜。”
謝安說道:“恩怨分明,睚眥必報。”
王羲之點點頭認同他的評價,然后問道:“還有嗎?除了百濟人,我晉土有沒有唐國的傳聞?”
王洪道:“有倒是有一些,但多是一些捕風捉影的傳聞,不知道真假。”
王羲之道:“不管真假,把知道的都告訴我。”
王洪連忙把他聽說過的一些傳聞講了一遍,大多都是一些路途偶遇之類的故事在稍稍添加一些傳奇色彩,十有八九是吹牛的時候瞎編的。
但不管怎么說,民間有相關傳聞,就說明唐國之事不是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