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廣兩州有民四十余萬,用一兩年時間進行安撫同化,然后可以在此地征募五萬大軍。”
“到時我們可以出兵晉安郡占領閩越舊地,把整個嶺南納入統治范圍……”
文易道:“晉國不是傻子,他們必然會出兵征討。”
賀方說道:“要的就是他們出兵,我們可以利用嶺南惡劣的地理環境把晉軍拖死在這里,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
“且北方的燕國、秦國、姚襄勢力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必然要趁此機會南下,晉國被牽制首尾難顧……”
“到時候我們率軍從長江口入內,直接殺入建康覆滅朝廷……失去皇帝晉國就將群龍無首,陷入混亂。”
“我們就可以從嶺南殺出席卷天下……如此不出十年大王就可取晉國而代之,然后圖謀北方一統天下。”
文易沒有直接說行不行,而是問道:“這是你自己想的,還是其他人一起想的?”
賀方說道:“是年前諸將回京,我和柴樞密、岳團長,還有李忠、王安他們聚在一起閑來無事共同推演的。”
文易道:“魏然、劉猛、武橫他們不在嗎?”
賀方道:“他們有事離開了。”
文易冷笑道:“我猜他們不是有事,而是不愿意摻和進來。”
賀方愣了一下,陡然意識自己等人的愚蠢之處。
一群武將在國君都沒透露任何想法的時候,就私下聚集協商攻打別國,是大忌。
你自己有這方面想法可以,至交私下談也沒問題,只要不告訴別人。
現在的情況是什么?唐國軍方大半高層都參與了,你讓君主怎么想?
難怪當時談這個話題的時候武橫他們總打岔,后來干脆就找借口離開了,原來問題出在這里。
想到這里他頭上冒出冷汗,惶恐的道:“此事在當時不過是笑談,大家伙也沒有當真。”
“今天大王問起我才說了出來,與他們全無關系。大王若有責罰,只管罰我便是了。”
文易道:“好了我知道了,記住君不密則喪其國,臣不密則喪其身,你適才說的話非同小可,切記不要外傳!”
“是。”賀方擦了擦汗,心有余悸的說道。
他第一次從文易身上感受到壓力,來自上位者帶來的壓迫感。
他明白,這位流民出身的大王經過三年的磨練,終于完成了蛻變,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王。
這和利用律法強權維持出來的威嚴不同,而是來自于氣質上的不怒而威,屬于自然而然的上位者威嚴,。
即便他穿著普通服飾站在人群里,依然能讓人感受到這種壓力。
見賀方唯唯諾諾,文易嘆道:“你們有此心我很欣慰,然你們的的計劃漏洞百出而不自知,還為之沾沾自喜讓我很失望。”
“如果你們只有這點能力,別說打天下,能保住唐國現有的國土我就謝天謝地了。”
縱使知道自己等人犯了忌諱,但見文易如此貶低他們,賀方心中還是有些不服。
文易基本沒有統兵打過仗,當年在晉安縣打三部俚人聯軍是謝道韞一首策劃并帶兵完成的。
平定東寧島算不上什么惡戰,也是柴犇帶人完成的。
打燕國水師也是謝道韞帶領樞密院的將領制定的計劃,他賀方帶人去打的。
文易從未展露過軍事方面的能力。
當然,他并沒有認為文易能力不行之類的,在他看來文易強在高屋建瓴指引方向,這是一個王者最優秀的品質。
但文易也有自己的缺點,統兵打仗的能力并不是很強。
不只是賀方這么想,軍方很多將領都是這么認為的。
現在見文易如此貶低他們的作戰計劃,他心中自然不服,道:“請大王指教。”
文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