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很快就達成的貿易協定,文易每個月固定為冼氏一定數量的鐵器、藥材、精鹽、糧食。
其它貨物視情況再說,冼氏會提前給他們下訂單。
冼氏的商品主要是耕牛、百色馬、珍珠瑪瑙、銅、麻布、葛布和絲綢等。
是的你沒看錯,俚人反過來賣絲綢給文易。
這一點都不夸張,俚人很早就掌握了絲綢的紡織技術,織出來的絲綢質量一點都不差。
反而是唐國,因為底蘊太淺麻紡還可以,絲綢產業相當于零,反過來要向俚人購買。
至于耕牛和百色馬,都是用來耕田、馱物的,能大大節約人力,對于缺少人口的唐國來說多多益善。
翡翠珠寶之類的,一部分留下自己用,剩下的可以轉手賣給北方的各個國家。
事情商定之后文易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就問道:“不知道冼夫人在寧州的人脈如何?”
冼蕙還以為他想把生意做到寧州,就說道:“近些年陸續有一些俚人部落遷去寧州,我倒是能和爨氏聯系上,文郎君想和他們做生意嗎?”
寧州就是云南,爨氏是寧州土人的首領,和冼氏是俚人大酋長的情況差不多。
只是爨氏的實力更強,就算晉朝也要采用安撫政策。
文易搖搖頭道:“你誤會了,我沒那么大的胃口,就是想尋找一樣東西,這種東西只有寧州才有?!?
“如果冼夫人能幫我找到,我可以給你五百……不,一千斤鐵。”
冼蕙驚訝的道:“什么東西,值得文郎君付出如此大的代價?”
文易找了張紙,在上面畫出了自己想要尋找的東西,赫然是辣椒。道:
“就是它,生長在寧州叢林里,果實吃到嘴里如刀割火燒一般,很容易辨認。我要它的種子……有成活的幼苗更好?!?
“只要能找到,一千斤鐵馬上奉上?!?
冼蕙把那張紙拿起來仔細看了看,道:“我能問一下文郎君要它有何用嗎?”
文易道:“我說了恐怕你也不信,這是一種調料?!?
“調料?呵呵……”冼蕙笑了笑擺明了不信,但也沒有再追問:“好,我會讓人去找的,希望不是太難找?!?
文易道:“這東西并不稀少,寧州的原始叢林里非常多,如果不是不方便過去我都不會勞煩你?!?
冼蕙道:“但愿如此吧,我可是很想要這一千斤鐵的。”
見她不信,文易也沒辦法。
但也不能怪她不信,換成誰都不會相信有人用一千斤鐵找一種調料——香料除外。
就好像有人拿了一百萬,讓你去云南找一種普通野果,說是喜歡吃一樣,誰信啊。
可天地良心,辣椒真的只是一種調料。
前世文易不能吃辣,極限是輕微辣,也就是有一點辣味就可以了,吃微辣都會鬧肚子。
但他又偏偏喜歡吃辣,是一種另類的無‘辣’不歡。
當然,他找辣椒不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是這種調料確實很有用。尤其是對南方這種高溫濕熱的環境,更有用。
它能預防各種風濕類疾病。
別的好處就不說了,僅僅是這一點就值得去尋找。
很多人都認為辣椒原產美洲,其實是錯誤的。中國也是辣椒原產地,而且原產地還是兩個:云南的雨林和神農架。
神農架在河北,現在是桓溫的地盤,文易可不敢招惹他,云南又離的太遠也無能為力。
本來他還想等幾年看情況再說。
誰知道意外和高涼冼氏結盟。
雖然她家的勢力范圍主要在廣州,但應該能和寧州那邊聯系上,一問之下還真認識。
所以就把這件事情托付給她了,比起辣椒的作用,付出一千斤鐵又算的了什么。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