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煙
洛陽城東北有一座小城名為金墉城,魏明帝所建。城小卻堅固,是重要的軍事重鎮(zhèn)。
晉代魏之后,司馬炎把魏國的宗室關(guān)押在這座城中。此后西晉被廢的帝、后、太子、王等也都會被關(guān)押在這里。
永嘉之亂晉室南逃,金墉城就逐漸荒廢。今天又再次變的熱鬧起來,因為大將軍桓溫進城祭拜先皇陵墓。
城中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很多人痛哭流涕,王師終于回來了。
桓溫也感慨萬千,更加堅定了他北伐的決心。
其后正式祭拜了皇陵,并設置了陵使修繕管理皇陵。
做完這一切他也沒有多做停留,率軍進駐洛陽城,打造防線等待慕容儁的到來。
就在這時桓沖向他匯報了一件事情,讓他心中很是不悅:“你說有百姓拋下妻兒家人去追隨姚襄?”
桓沖低著頭道:“是,百姓們都說姚襄明察是非、愛民如子……當天晚上就有五千余人逃走。我們加強控制,依然有人鋌而走險。”
桓溫又驚又怒,身為漢人居然棄王師而追隨一個異族將領(lǐng),他不得不生氣。
但很快又變的意興闌珊,如果晉國爭氣能讓百姓安居樂業(yè),他們又怎么會仰慕一個羌人首領(lǐng)。
“隨他們?nèi)グ桑豢煽链麄兊募胰耍獾萌侨顺靶Α!?
桓沖松了口氣道:“是。”
他還真害怕自己的兄長一怒之下把這些人的家眷發(fā)配充軍。
但難保哪天桓溫不會改變注意,亦或者他們撤走之后朝廷派來的新官吏進行清算,最好找個辦法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所以他故意貶低道:“這些人見小利而忘大義,心慕姚襄留著早晚會成為大禍。不若把他們送給唐國,也算落得一個干凈。”
最近他們已經(jīng)證實敕勒人確實南下了,燕國慕容垂率五萬大軍前去防守。
再加上遼東方向的三萬兵力,唐國確實說到做到,幫他們牽制了至少八萬精兵。
這可不僅僅是八萬兵那么簡單,所需的糧草,征用的民夫等等,全部加起來會牽制燕國很大一部分國力。
大大減輕了桓溫這邊的壓力。
桓溫是個講信譽的人,唐國完成了約定,那他就要兌現(xiàn)承諾。況且他還想和唐國做進一步的合作,更不能失信于人。
但平白無故的把自己的百姓送給唐國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就算雙方有交易在也不行,挑刺的人是不會管這些的。
現(xiàn)在剛好有了借口。
這些都是忠于叛逆姚襄的罪民,賣給唐國也沒人能指摘什么。
“這個方法不錯,不過忠于姚襄的百姓應該很多吧?遠遠超出了我們約定的數(shù)量,多余出來的人另外問唐國人要好處。”
桓沖心中暗喜,表面不動聲色的道:“不知兄長想要些什么?”
桓溫想了想道:“兵器鎧甲,對了,唐國的箭非常好用,將士們很喜歡,可以問他們多要一點。”
桓沖道:“好,我這就去找梁賢談。”
梁賢聽說這個交易,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作為內(nèi)閣行走,他可沒少聽文易嘮叨缺人、缺人、缺人,只要給人沒有什么是不能交易的。
原本他們和桓溫的交易是兩千戶不少于一萬人,現(xiàn)在一下子變成六千余戶,翻了三倍多。
這妥妥的大功一件啊,還是送上門的大功。
不就是要兵器和箭矢嗎?給,要多少有多少。并且還明確告訴桓沖,我們要人,有多少要多少。
只要你們給人,想要什么東西都好商量。
武器裝備?小意思,全都是上好的精鋼打造,絕對不摻假。
看著略帶興奮的梁賢,桓沖肯定了一件事情,唐國缺人。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情報,回去必須告訴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