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殿擴建早已完成,又增加了五十畝地的面積和數座宮殿。地方終于夠用了,文易的腰也不用那么操勞了。
宮殿大就意味著需要的人手變多,這時候就有人提出弄點宦官進來干粗活。
王是有資格用宦官的。
這個建議被文易駁斥了,還痛批了一番,此等殘害人的手段但凡有一點仁慈之心的人都不會用。
并當即立法,唐國永遠都不允許使用宦官,后世哪個繼任者敢用宦官死后不得入宗廟。
不用宦官就會面臨一個問題,綠帽子。
被戴綠帽子還是小事,關鍵是如何保證王室血脈。萬一把別人的孩子養成國君,那就搞笑了。
即便文易是穿越者,思想比較開放,也無法忍受綠帽子和替別人養孩子這種事情,所以就想到了一個辦法。
女官制度。
后宮全部用女官。
受不了寂寞?磨鏡子去吧,隨意。
這里又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沒有宦官誰來抬轎?總不能娘娘出行還要靠步行吧?
或者找一些女子中的大力士?
文易有更好的辦法,四輪馬車。
中國古代是沒有正兒八經的四輪馬車的,因為無法解決轉向問題,但這對文易來說不是事兒。
拉車的馬自然是百色馬。
前世百色馬可是世界三大小矮馬之一,非常著名的寵物,自古以來就是權貴女眷的首選坐騎。
它們還有一個名字,果下馬,顧名思義就是能在果樹下行走的馬。
果樹一般都很矮,能載著人在果樹下行走,可以想象這馬有多矮。
不得不說,古人在取名字這方面還是很有一手的。
網上有人說果下馬是選性情溫順的小馬駒,從小用繩子把四條蹄子栓起來,這樣就跑不動了。
等它們習慣了再把繩子剪斷,它們已經忘記怎么跑了。
只能說,現代人果然夠殘忍,這種變態的方法都能想的出來。
龔自珍的《病梅館記》就是為這種人量身寫出來的。
性情溫順的果下馬拉四輪小馬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四輪馬車了。
有句話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原本文易是打造出來給宮里人用的,很快滿朝文武的家眷都開始使用了。
再然后,這玩意兒就被工匠用到了貨車上,載重量更大的四輪貨車正式取代兩輪車,成為百姓家中的必備之物。
文易又一次無意間造福了百姓。
回到后宮他直接去了勤政殿,謝道韞坐在涼亭里看書。
已經兩歲多的小鯉拿著小鏟子正在花園里玩沙子,見到他過來,丟下小鏟子就跑過來。
文易先是哄了他一會兒,就讓他自己去玩沙子了。
他自己則來到涼亭,在謝道韞旁邊坐下,道:“這本論語翻譯的怎么樣?”
謝道韞贊嘆道:“確實非常好,許多解釋完全是開創性的。如果您愿意花點心思在這上面,將來必成一代文宗。”
文易搖頭道:“文宗還是算了,這些東西也不是我提出來的,是夢里一位姓南的大儒寫的,我只是把記得的部分抄下來而已。”
“只是有許多地方忘了,真讓我把它們補全,我還真沒有那個能力。”
謝道韞已經習慣了,有任何作品他都會推給夢里的高人,她已經懶得反駁了:“不過就算是這些也足夠您成為大儒了。”
文易嘆道:“還是不夠全面啊,要不你試著補全一下吧。夫妻合著《論語別裁》,將來也是一段佳話。”
謝道韞愣了一下,不敢置信的道:“您真的愿意讓我分享這個功績?”
文易氣道:“你說這叫什么話,我說過希望你成為我精神上的伴侶,精神上的伴侶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