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語氣復雜的道:“沒想到被你所救……哎,杜教主之胸襟讓老道佩服,有你在實乃我道教之大幸。”
杜子恭淡然的道:“前輩謬贊了,沒有諸位前輩和道友的支持,也不會有道教的今天。”
這一刻他就是道教教主,杜子恭。
葛洪正色道:“雖然你救了我,然事關道統所在,有些事情老道還是要問個清楚。”
杜子恭頷首道:“此事我已經聽鮑道友說過,等你的病好了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
葛洪眼皮微垂道:“那就好。”
杜子恭能看出來他是精力不濟想要睡覺,連忙說道:“前輩且等會兒在休息,我已經讓人去熬粥,你吃過再休息。”
葛洪也知道原因,強打精神道:“謝杜教主。”
不一會兒客棧老板就端著一碗粥過來,鮑姑服侍他吃了半碗,然后就昏昏沉沉睡去。
之后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還是去三清觀養病,住客棧總歸是不方便。
那位殷勤的客棧老板也沒有白忙活,得了杜子恭親手寫的一幅字:出入平安。
雖然很簡單,但非常適合貼在客棧。
杜子恭并不知道,以后這四個字會成為所有客棧必掛的招牌,后來被各行各業借用。
成為最廣泛也是最質樸的祝福語。
找了一個肩輿,讓兩名弟子抬著葛洪來到三清觀,把他們安置在偏房好好休息。
剛忙完這邊,杜子恭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兒,一個更驚人的消息傳來:義陽妖道李弘有反心。
杜子恭再也繃不住表情,怒道:“真是蠢貨,死有余辜。對了,快招孫奎回來,千萬不要被這逆賊所害。”
那弟子回道:“孫觀主發現不對就脫身離開了,現在正在返回的路上。”
杜子恭這才放下心來,道:“注意接應孫觀主,時刻監視李弘的動向。”
“是。”
等這名弟子離開,杜子恭恨恨的錘了一下桌子。
李弘的本名當然不叫李弘,在道教傳說里李弘是太上老君在人間的化名。
就和佛教造反都喜歡打著白蓮教的旗號一個道理。道教出身的逆賊,都會說自己叫李弘。
但此時的人大多都還不了解這一點,包括杜子恭。
他只是聽說義陽一帶出了個有名的道士弟子眾多,就派了自己的心腹孫奎前去談判,想讓對方加入道教一系。
只是沒想到這個李弘自稱是成國后裔,想造反。
雖然他和道教各支關系不大,但就這樣讓他造反成功,還是會影響到道教的整體發展計劃。
衡量過后杜子恭做出決定,告密——主動撇清關系是最好的辦法。
且同時向兩個人告密,一個是太后褚蒜子,一個是桓溫。
太后代表的是朝廷,桓溫代表的是晉國最大的勢力。
想到就做,他以不同的口吻寫了兩封密信,分別讓人送去了宮里和桓溫那里。
至于后面的事情,和他已經沒有關系了。
但他的事情并沒有就此做完,再次找到孫泰,給他交代了一個任務:“我們還欠唐國三千流民。”
“燕國占領了兗州和青州,必然會有大量百姓南逃,這是個不錯的機會。你派人悄悄的拉攏一些流民,把他們送到唐國去。”
孫泰道:“機會難得呀,要不我們多送點人過去,把明年的數量也提前給了?”
杜子恭道:“萬萬不可,我們和唐國的交易畢竟見不得光,如果一次送走太多人會被發現的。”
“悄悄的收攏流民,積少成多才是最安全的做法……這是一項長期交易,著急也沒有用,慢慢來就好。”
孫泰有些失望的道:“是,弟子明白了。”
之后杜子恭又去見了一些道教分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