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以劉猛為主將……其余人你們擬定一個名單給我。”
調兵遣將工作用了差不多半個月才完成,唐國還是缺少實戰,真到臨戰的時候各項資源調動速度,遠不如常年經歷戰亂的國家。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并非就是壞事兒。
六月三十號,劉猛率領四個營的兵力踏上了前往呂宋島的戰船。
雖然東寧島到呂宋島的直線距離只有六百里,然而他們是從寧安港出發,目的是的南禺,距離延長了一倍還多。
差不多就相當于是從東寧到海南島的距離了。
但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在這個較遠的地方作為起始點。
原因前面已經說過了,可以把東寧島一分為二,先收拾北邊的,在回頭挨個把南部破碎島嶼上的人給清空。
劉猛是知道這個計劃的,所以從上船就把手下的四個營長召集到一起,商量具體的登陸計劃。
四個營長分別是馬亦白、盧壑、林興燭、章杰。
會議室除了他們五個,還有一個人,劉猛介紹道:
“這位是衛尉司的路千鈞路旗官,之前就是他帶人偵查呂宋島的情況,對這邊最為了解。現在請他為大家介紹”
一聽說是衛尉司的人,還是第三等的旗官,四人的態度馬上就變的嚴肅起來,他們可不想被對方給記住。
路千鈞心中苦笑,這就是被妖魔化的后果啊。天地良心,他從當上衛尉司的人那天開始,就沒有對內監視過任何人。
最開始跟著趙正志在山里抓土人,后來跟常祝去林邑國。被提拔為旗官開始就負責呂宋島的偵查工作,直到今天。
但他知道解釋了也沒用,就表情淡然的道:“路某見過幾位營長,這一路希望諸位多多照顧。”
四人連忙道:“路旗官客氣了,相互照顧,相互照顧。”
簡單的寒暄了幾句之后路千鈞就開始給他們介紹島上的情況,主要是南禺:
“生活在南禺的是一個叫他家祿人的部族,他們是呂宋島上的大部族,遍布南禺以及南部的島嶼,總人數至少在十萬。”
“只是他們沒有統一的國家,而是以部落居住在一起,也沒有和俚人一樣組成部落聯盟。”
“甚至相互之間還存在征戰廝殺,爭搶地盤和食物,抓捕別的部落的人為奴隸。”
“他們的武器很簡陋,主要是石制和骨制,有少量銅器……”
“南禺大約有一萬七千多他家祿人,分成十一個不同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