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想還沒見到未出世的孩子人就沒了。
下午他們又去圍剿了另外一個營寨,總共帶回了一千一百名俘虜,其中青壯三百。
接下來幾天方圓二三十里內的營寨全部遭殃,一個個被拔除。
后面新兵都見過血之后,殺戮就沒有那么重了。除了負隅頑抗的殺掉之外,其他都是活捉。
南禺城的人口迅速膨脹到了一萬三千人左右。
這時劉猛及時叫停了行動:“土人也已經知道了我們,基本都遷到了三十里之外,我們在深入就有被伏擊包圍的危險。”
肖柏山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道:“現在人口已經夠用了,再抓更多的俘虜反而不好治理,先把這些人穩住,把南禺城建好再說。”
至此南禺城進入了一個較為和平的蟄伏發展期。
塢堡已經建成……與其說是塢堡,不如說是一個大型堡壘,足夠萬人居住。
三千漢人移民和四個營的唐軍居住在城內,俘虜的土人則居住在城外,未經允許不得擅自入城。
土人中的酋長、貴族、比較主動機靈的,全部被運走變為奴隸,結局不是死在礦山就是別的工地。
多余出來的年輕女人,一大部分被送回國內安置。
不出意外會被分給光棍漢為妻,長的漂亮的會被賞賜給有功之人為妻為妾。
留下的有五千余人,都是那種膽小老實便于管理之輩,他們的身份也是奴隸。
幫助唐軍和漢人百姓干活。
當然,也給了他們贖回自由身的條件。
學會說漢話寫漢字、信仰媽祖、愿意效忠唐國,三條全部達成就可以成為唐人。
事實上除了說漢話寫漢字有點難,改信和效忠唐國非常的簡單,幾乎沒有任何抵抗他們就已經改了。
當然,眼下只是口頭上的改可信度并不高,后續還要進一步洗腦教育才行。
關于呂宋島土人的起源,文易早就編好了理由。
當年為了躲避戰亂,他們的祖先從大陸遷徙到島上。只是時間太久,他們已經忘記了這一段歷史。
現在唐國重新尋找到他們,是為了幫助他們重回華夏文明的懷抱。
在更加先進的華夏文明面前,土人這種還處在原始部落階段的初級文明幾乎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更加精美的衣服、好用的工具、好吃的食物……無不對他們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所以教化工作進展的還是比較順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