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苻堅點點頭,羨慕的道:“唐國真乃富庶之地也,有銅,有取之不盡的鹽礦。”
王猛點點頭又搖頭道:“其實唐國錢幣能通行天下的真正原因還是鑄造工藝過于高超。”
“平時我們鑄造錢幣,下錢品相差百姓不愿意用,上錢會被不法之人大量熔鑄成下錢或者銅器牟利,造成錢荒。”
“這么多年一直都沒人能想到兩全其美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此規(guī)律被開元通寶打破了。”
“它含銅量只有四成,甚至三成半。然高超的鑄造工藝彌補了色澤上的不足,成為品相上佳的好錢。”
“把它熔鑄成下錢或者銅器之后,除去各項開支甚至會賠錢,慢慢的也就無人再打它的主意。”
“喜歡囤錢的大戶人家,一般也不會囤積這種含銅量少的銅錢。”
“如此,開元通寶的錢幣始終不見減少,成為民間最常見的錢,逐漸獲得了百姓的信任。”
“百姓對它的信任甚至超過了品相更好的五銖錢,我秦國鑄造的銅錢還要屈居其下。”
苻堅又是佩服又是羨慕:“唐國……真恨不能一觀其真面目也。”
但身為一國之主,他也知道錢幣被他國掌控的壞處,就問道:“我們是否可以禁絕開元通寶在秦國流通,以此確保我國錢幣通行?”
王猛趕緊說道:“萬萬不可。”
苻堅問道:“為何?”
王猛道:“原因有三,一我們沒有足夠的銅鑄造錢幣,若禁止開元通寶馬上就回出現(xiàn)錢荒。”
“二,民間對開元通寶的信任太高,之前為了快速推行我國的錢幣,我們采用了和開元通寶一比一兌換的方法。”
“如果禁止使用開元通寶,我們自己的錢幣也會失去百姓的信任。”
“三,涼國、燕國、晉國等國家不會認可我們的錢幣,我們也不會認可他們的,能得到所有國家認可的錢幣只有五銖錢和開元通寶。”
“五銖錢的數(shù)量已經(jīng)越來越少,實際上就只剩下開元通寶。如果禁止使用,日后恐怕無法和別國貿(mào)易。”
苻堅失望的道:“算了,我們自己無能為力,就不要再去禍害百姓了。”
王猛道:“陛下英明。”
苻堅看了看手中的情報,重新打起精神道:“不過廢除苛捐雜稅倒是利國利民之舉,我們正好要與民休養(yǎng)生息,可以借鑒一二。”
“但真讓我佩服的還是學政體系和科舉體系,一個振興文教,一個為最公平的選拔官吏之法。”
“兩者相互配合,簡直是天下第一等的良策,真想親眼見一見創(chuàng)造此法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