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島縱南縣東七十里外,有一座長約八里、寬約六里的島嶼,文易為其命名為火燒島。
島上多山嶺沙灘少平地,幾乎沒有發展農業的潛力,之前水師只是在這里建造了一座簡易的碼頭,作為拉練歇腳的地方。
前一段時間文易突然把這里劃為禁區,并派兵封鎖禁止任何人靠近方圓二十里。
然后就是派遣工匠登島搞建設,碼頭、居住點、工廠、倉庫、試驗場等等,甚至奢侈到這里所有的建筑都是用竹筋水泥建造。
不只是搞建筑,還搞綠化,在各個荒蕪的山頭種植草木。
總之花了近三個月的時間才把這座小島打造好。
建設完成之后,建筑工人基本都撤走了,只留下幾十名通過審核的工匠。又按照他們的要求,把他們的家人遷到了島上。
其后又遷來了一百余戶人家,皆是能工巧匠家庭。
同來的還有無數的物資,糧食、被褥、家庭用具等等。
可以這么說,這種配置幾乎就相當于前世互聯上被吹捧的所謂田園生活。
文易把這里搞這么好,自然不是為了弄度假村什么的,而是做研究。
一項能改變世界戰爭史的研究,火藥和火器。
從這些工匠登上這座島嶼開始,他們就必須要過上與世隔絕的生活。
而且還是和危險的火藥打交道,讓他們過的好一點是他唯一能為他們做的。
一切都準備好之后文易來到了島上,見到了負責人元丘,他也是火藥、火器研究的總工程師。
先是一番沒有營養的寒暄加打雞血之后,文易帶著十幾名工匠來到制作車間。
這座車間分為四個部分,一個部分專門負責加工提純研磨硫磺,研磨好之后加水送入第四個車間。
第二第三個車間是負責加工硝石、木炭的,過程和硫磺差不多。
第四個部分負責把加了水的三樣材料混合在一起,然后制作成顆粒火藥。
為什么要加水?自然是防止爆炸。
而且制作顆粒火藥也要加水。
顆粒火藥的制作方法非常簡單,先制作一個固定孔徑的篩子,把火藥泥從篩子上摁下去就可以了。
然后把火藥晾曬干運送到山洞里儲存起來。
這個過程看起來非常危險,實際上也確實很危險,文易把防護工作做到了極致。
里的東西皆為木制,就連墻上都包著一層木板,生怕撞擊產生火花。
如果不是沒辦法,他恨不得讓這些人光屁股進來工作,因為衣服會產生靜電。
“你們要做的工作非常危險,危險到一丁點火星都能把所有人都害死的地步……火藥制作安全手冊你們應該都記得吧?”
元丘鄭重的道:“大王放心,我親自督促過他們每一個人,安全手冊倒背如流。”
文易嚴肅的道:“不只是要背,更要嚴格執行。”
元丘道:“是,我一定看管好大家。”
在文易的指揮下他們開始生產火藥,直到能自如生產出合格的火藥為止。
然后他就去了位于島嶼另外一側的火器鑄造車間,找到鐵匠給了他們一張圖紙:“看到這個東西了嗎,打造一套出來。”
圖紙上畫的是槍支結構,最簡單的火繩槍。
火繩槍的制作方法最簡單,適合給工匠們練手,也挺適合搞各種測試的。
等各種數據收集好,再打造燧發槍等構造復雜的槍支。
十幾名工匠聯手,用了兩天打造出第一支火槍,火藥也晾曬好了。
然后就去了專門的射擊場。
第一次射擊,誰也不知道裝填多少火藥合適,只能采用最笨的方法,一點一點試驗。
為了防止炸膛誤傷,文易讓人把槍固定在一個架子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