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緩慢而又堅定的流逝,唐國的發展邁入了一個短暫的平穩期。
東寧島一切按步就班,穩扎穩打的夯實唐國的基礎。
呂宋島那邊土人被殺破了膽,不是投降就是躲進了深山老林,按照計劃慢慢的把他們揪出來,然后進行洗腦改造就可以了。
有了三處穩定的據點,就可以直接把新來的流民安置在這里,不用擔心他們會有別的想法。
更多的漢人涌入,可以進一步加快同化工作。
良性循環就是這樣。
琉球島發展也非常順利,這里的土人確實更加落后。
他們連抵抗的想法都沒有,唐國人只是修建了一個據點用糧食雇傭他們干活,干著干著就成為了唐人。
而且是掙著搶著來做。
把華夏文明和華夏簡史這兩本書給他們讀了一遍,馬上就成了最堅定的華夏文明戰士。
給自家找個如此強大的祖先,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個榮耀。
海南島的發展相對來說就比較滯后了,主要是害怕弄上去的人太多被晉國的人發現端倪。
還要防備高涼冼氏的人發現鐵礦和銅礦后撕毀協議。
所以并沒有大規模的移民,也沒有搞大規模的建設。
但也在石碌地區修建了大型基地,駐軍、百姓、工匠加干活的奴隸兩萬多人生活在這里。
這里擁有亞洲品位最高的露天鐵礦儲量數億噸,也擁有一個儲量在七八萬噸的富銅礦。
現在唐國的鐵和銅大半都來自這里。
當然,鑄造銅錢的銅,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交易得來的。
晉安縣在刻意的營造下漸漸消失在大眾的視線里,小型商貿中心的位置被人為的轉移到了相鄰的侯官縣。
事實上現在的晉安縣對文易來說已經可有可無,瓷土、玻璃材料等等東寧島上全有。
大寶山鐵礦不論是儲量還是開采難度還是礦石品位,都遠不如海南島的石碌鐵礦。
留著這里反而有暴露的危險,丟掉又心疼,屬于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不過綜合考慮之后文易還是決定留著,扼守晉江口,正對東寧島,戰略意義重大。
晉安縣就是前往大陸的跳板,有它在很多事情做起來都比較方便。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他最擔心的暴露問題又起了新波瀾。
侯官縣縣令人選換了,只不過換上來的人姓謝。
謝道韞高興的道:“謝俯善是我家的遠房親戚,一直在家里當管事……”
文易笑道:“看來岳父他們也猜到我們的大致位置了。”
謝道韞眼睛瞇起,道:“以叔父的智慧,知道我們和杜教主的關系很快就能查到我們的位置。”
“之前應當是怕引起我們的誤會沒有動作,這次您幫了父親這么大的忙,他們才拿下侯官縣令的職務寥做回報。”
文易頷首道:“或許吧,不管怎么說這件事情總算暫時告一段落,我們也可以稍稍放心了。”
謝家真的是單純為了表示謝意嗎?文易可不相信謝安會這么單純。
或許他們有這方面的想法,但更多的還是趁機派個人過來就近監視試探。
同頭共枕的夫妻倆,謝道韞如何能不明白他的想法,事實上她也清楚這事兒八九不離十。
可一方面是丈夫,一方面是家族,她夾在中間也很不好受。
以前唐國和謝家保持若即若離的關系,接觸不是很多沒有機會鬧出什么矛盾,她心中還不是很擔心。
現在謝家派了個親信來侯官縣情況就變了。
是好是壞她也說不好,只希望事情會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從后宮出來,文易當即找到趙正志和柴犇,說道:“監視侯官縣和謝俯善的動向,有任何異常無需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