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全國上下都沒有意見,咱就是一個啥都不懂的武人大老粗,聽命行事完成任務就行了。
在這邊轉了一圈,詳細了解過倭奴國和毛人國的情況之后,文易又發現了一些可以操作的地方。
“倭奴島上金銀礦非常多,銅礦也不少,毛人只掌握著簡單的冶煉技術,倭奴國的冶煉工藝也非常落后……”
“他們守著金山銀山銅山,卻不懂的如何開采,實在暴殄天物。”
“這樣……把探礦、采礦和冶煉的技術傳授給他們,讓他們去開采金銀銅,我們再用貨物把這些金銀銅交換回來。”
賀方遲疑的道:“這……若他們掌握了先進的采礦和冶煉技術,就能大規模煉鐵,恐怕會反噬我們自身啊。”
文易搖頭道:“怕什么,只傳授他們最簡單的冶煉金銀銅的技術,只要他們能初步把金銀銅提取出來就可以了。”
“而且他們擁有兵器之后也不會拿來對付我們,而是首先對自己人動手,試圖消滅對方擴大自己的勢力。”
“那些領地內沒有金銀銅礦的勢力也不會坐以待斃,他們會去搶別人的金銀礦。”
“到那時這些金銀礦就會變成餌,讓他們陷入曠日持久的自相殘殺中去……如此一來,還用得著擔心他們反噬我們嗎?”
賀方依然有些遲疑:“凡事就怕萬一啊。”
文易理解他的想法,但也沒有再多做解釋,而是道:“你就放心的去做吧,別說他們不會反噬,就算真敢這么做我也有辦法輕易鎮壓他們。”
賀方還是將信將疑,但也知道他手段多,見他說的肯定也不在堅持,道:“好,我這就派人去做。”
唐國需要大量的金銀,完成對區域貨幣的壟斷,靠金銀島這點產量還是很難的。
倭奴國境內盛產金銀銅,但短時間內唐國是沒有辦法派人去開采的。
還不如讓倭奴人和毛人自己開采,然后他用商品把這些金銀換走。
唐國的百姓也能從這項交易中獲得大量的好處——比如布匹交易,官方從百姓手中收布賣給倭奴國人,百姓就多了一項收入。
最關鍵的是,金銀銅礦就是戰亂之源,引動毛人、倭奴人自相殘殺,加快他們滅亡的速度。
至于倭奴人會不會拿著開采出來的金銀購買物資,恢復國力然后反噬唐國,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
想想清末民國的軍閥就知道了,搜刮的錢財不是用來購買武器自相殘殺,就是購買奢侈品供自己享受。
有幾個購買生產線發展工業的?
古今中外都是一個樣子,倭奴國現在分裂成三十幾個勢力,更不可能團結起來發展自己。
他們只會把挖出來的金銀銅購買成奢侈品和兵器。
萬一倭奴國人真的突然集體覺醒……如果他們真的開掛覺醒,有沒有文易傳授給他們的冶煉技術區別都不大。
到那個時候文易應該做的是直接把火器拉出來,用鐵與火洗清這座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