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現在明面上的輔政大臣還是司馬昱,還有太后褚蒜子垂簾聽政,外還有桓溫這樣的權臣。
司馬聃就是個吉祥物,他的喜好和意見對朝局沒有任何影響。
雖然經過此事之后,晉國對唐國的重視又提高了好幾個等級,也確定了這個國家并不如傳聞中那么愛好和平。
但也成功的誤導了晉國君臣,讓他們以為唐國并不在南方,而是和倭奴國差不多在東偏北的海域。
依據是,唐國不太可能橫跨萬里,征服一個實力還算強大的國家,最大的可能他們相鄰。
根據記載,倭奴國的大致位置在東偏北的深海里,去那里要經過百濟。
一旦他們有了這方面的認知,就會有很多所謂的證據冒出來佐證。
什么漢朝時期南方的漢人很少,大家逃亡首先是往北去遼東,而不是向南。
三國志魏書記載,邪馬臺國曾出兵協助魏國攻打高句麗。
很有可能他們就是在那個時候,從邪馬臺國手里獲得了海圖,然后遷徙到了海外,后來發展壯大反過來征服了邪馬臺國。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唐國最早和百濟貿易,為什么能及時燒毀燕軍水師大營,又為什么能夠出兵幫百濟攻打樂浪郡。
如果唐國的位置就在東北海域,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全部迎刃而解了。
這個推理可謂是有理有據,很快就獲得了主流的認可,晉國君臣紛紛彈冠相慶。
在東北方向的海里好啊,就算他們有野心也是先拿百濟、高句麗乃至燕國開刀,不太可能跑到長江以南的晉國。
這個‘認同’很快就傳到唐國的細作手里,層層上報給了林宏。
林宏干了這么多年情報工作,自然知道該怎么辦,馬上就化身肉喇叭,把這個推測宣揚的到處,很快就獲得了國際認可。
沒辦法,推理過程實在太嚴謹了,讓人不得不信服。
有兩撥人得知這個推理之后想笑又不敢,別提憋的多難受了。
其中一個自然是謝家的幾個核心成員,經過這么多年的打探謝安已經基本確定了唐國的位置。
夷州島,孫吳大將衛溫、諸葛直曾經去過的那座島。
因為不敢過于靠近,他不知道唐國的實際情況。
只能推測應該有數萬戶人家二三十萬人口,兵力在一兩萬左右,全靠著裝神秘嚇唬世人。
但這一次和百濟之戰透露出來的信息,徹底推翻了他之前的猜測。
“邪馬臺國能出兵協助曹魏攻打高句麗,百濟、新羅諸國都曾臣服于它。現在遼東還有一個邪馬臺國遺民建立的國家,名為伽倻。”
“可見它是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唐國能跨越萬里海域征服它,實力必然更加強大。”
“現在他們又在百濟的家門口打敗了百濟的四萬水陸聯軍,出動的兵力至少也是兩三萬人……”
聽到這里謝玄忍不住道:“百濟四萬水陸聯軍,只用了兩天就被擊潰,且被俘虜了三萬余人……兩三萬兵力絕不可能做到。”
自己的話被打斷,謝安沒有生氣,而是鼓勵道:“那你覺得出動多少兵力可以做到?”
“百濟出動的都是百戰精卒,就算打不過也能逃跑。可他們幾乎被全軍俘虜,這已經不是兵力懸殊的問題。”謝玄分析道:
“唐國必然采用了我們不知道的戰術,瞬間就擊垮了百濟軍的軍心士氣,讓他們放棄抵抗甚至連逃跑都不敢。”
“我覺得這種戰術比唐國有多少兵更值得注意,叔父派人去百濟打探消息的時候,可以從這方面著手。”
謝安欣慰的道:“不錯,不錯,吾家麒麟兒長成矣。”
謝玄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繼續道:“但不管唐國采用了何等戰術,他們能征服倭奴國、打敗百濟,實力都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