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扶南國策最終還是做了修改,攻略扶南的計劃不變,主要改動在海南島開發上面。
從原本的全島開發,變成了只開發西南部,人口暫定為二十萬。
之所以非要開發海南島,很大一個原因是東寧島離扶南國太遠不方便微操,海南島是最合適的跳板。
軍隊就駐扎在這里,隨時可以出動。
方案定了下來,事情并沒有就此平息,為了人選的事情又發生了一番明爭暗斗。
這種立功的機會誰都想要,各派系都想讓自己人去海南島。
其中以莫俊最為緊張這件事情,在聽說要攻略扶南之后就緊急和趙昉進行了溝通。
“我準備讓你去海南島,你做好準備。”
趙昉很是不解:“鹽城乃我國最富庶的地方,這種肥差別人搶都搶不來,為何要主動放棄?”
莫俊不無懊悔的道:“在太平年景這確實是肥差,現在這里就是養老的地方。”
“以前我不懂大王的心思,唐國的土地也只有一座小小東寧島,以為上限也就是如此了。”
“鹽城是唐國最富庶的縣,如果你能去那里任職,就能占據先機?!?
“誰知后來接連發現了呂宋島、琉球,又開始經略倭奴島,次次都以小吞大迅速擴張?!?
“只用了不到十年就擁有百萬生民,轄地千里。大王也不在隱藏自己的心思,意欲劍指中原?!?
“對于如此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君主來說,軍功才是最重要的。鹽城反而成了雞肋,重要性甚至不如縱谷平原馬場?!?
“在這里不論你做的多好都只能是及格,很快就會被同僚超過?!?
趙昉對他的話并不是很認同,道:“鹽城每年產鹽十萬斛,是唐國最重要的財源,大王怎么可能會不重視?”
莫俊反問道:“曬鹽法是大王拿出來的,鹽場是王幼鯤建成的,你去了之后除了多開墾了幾畝鹽田可有做出什么突出成績?”
“要知道,蕭規曹隨的‘曹’做的再好,也比不過‘蕭’啊?!?
趙昉臉色有些陰郁。
莫俊嘆了口氣,道:“當年你和梁賢、潘越三人一起出使,你去的是最艱苦的敕勒,后又去了燕國,是三人里表現最出彩的。”
“回國之后大王將你們三人外放鍛煉,你憑借軍功輕易就獲得了鹽城總管的職務?!?
“潘越功勞不如你,只能去寧北或者寧南??伤睦锒紱]去,主動申請去了呂宋島,現在已經是肖百山的副手?!?
“肖百山功績卓著,一旦呂宋島局勢穩定下來,必然會直入中樞。到那個時候,呂宋總管的職務十有八九是要交給潘越來接任?!?
“鹽城總管和呂宋總管哪個位置更重要,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再說梁賢,這個人才是最聰明的。你和潘越完成出使任務后回國,他卻繼續留在晉國一年有余,立下無數功勛。”
“回國不到半年就一步登天成為夢啟城總管,后來居上壓了你和潘越一頭。”
“還有那個吳隱之,誰都能看得出來大王對他的器重,連和百濟談判這樣的大事都交給了他負責?!?
“如果你在沒有點危機感,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被他反超。唯一的辦法就是主動離開東寧島舒適的環境,去更艱苦的地方鍛煉?!?
趙昉陷入了沉思,再沒有比身邊的競爭對手更能激勵人的了。
莫俊又加了一把火道:“大王已經透露過,將來必然會推出勛爵制,冊封貴族。勛爵非軍功不封,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我是唐國的開國之臣,只要不犯錯未來一個公侯是少不了的。你趙家呢?可就全指望你了。”
“你總不想將來讓你的子孫埋怨你吧?”
趙昉終于下定決心,道:“我聽岳父大人的,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