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需要十年才能成婚。
柴犇已經當了五年的樞密使,十年后就是十五年,文易不可能再讓他繼續坐這個位置。
但這都是將來的事情了,眼下說這些還為時尚早。
對于兵部在呂宋島找到鐵礦和銅礦這種事情,文易一點都不奇怪。
東南亞是全球地質活動最劇烈的地方,各種地震火山活動造成這里礦產資源豐富,露天礦產尤其多,認真找很容易能找到。
多了一個大型露天銅礦,有助于文易統一貨幣鑄造權的計劃。
有了鐵礦的好處就更多了。
后裝線膛炮的技術很快就能成熟,到時候就可以大批量鑄造,需要的鋼鐵數量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還有火槍。
實際上火槍的制作技術已經成熟,就是限于鋼鐵產量不足無法鑄造。
雖然現在他不準備把火器拿出來,但火槍這東西的保存時間很長,涂滿槍油可以存放上百年。
要是有足夠的鐵,完全可以從現在就開始著手打造,等需要的時候可以立即拿出來組建軍隊。
除了兵器,有了足夠的鐵文易準備打造另外一個黑科技。
蒸汽機。
嚴格說起來蒸汽機并不算是黑科技,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公元一世紀就有蒸汽機了。
只是那時候的蒸汽機是作為玩具使用的,還是那種沒啥人玩的玩具。
直到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才有了第一臺具備實用性的蒸汽機。
瓦特在這個基礎上又進行改進,才有了后來我們所熟知的那種掀起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
瓦特的這個改進在現代人看來非常簡單,就是在老機器的進氣口上添加了一個閥門,使蒸汽能夠循環做功。
但不要以為發明這個閥門的過程簡單,很多現在看來簡單的結構,發明的過程非常艱難。
瓦特為了找到這個‘閥門’進行了無數的實驗,設計了不知道多少種機型。
作為穿越者,文易不用經歷那么多研究,他可以照抄。
別問他怎么懂那么多東西,上課稍微認真一點,高中生都能做的比他好。
上輩子作為機械愛好者,他在網上購買過一臺高硼硅玻璃制作的微型蒸汽機,花了一千兩百多塊。
全透明,酒精加熱,結構簡單的令人發指。
以前之所以沒有把蒸汽機搞出來,原因非常簡單,用處不大還浪費鐵。
蒸汽機必須要有配套的機器才能發揮作用,總不能造出來拉磨用吧,那不是開玩笑嗎。
繼續研究配套的機器?先不說文易有沒有那個能力,首先鐵的問題就沒辦法解決。
每一臺機器都是幾噸幾十噸的大鐵疙瘩,就唐國每年五百噸的產能,還是別勉強自己了。
火燒島那邊倒是有很多簡易機床,可以用蒸汽機做動力。
但那邊之前一直在搞研究,又不是大批量生產槍炮,有沒有蒸汽機區別不大。
現在發現新鐵礦,有能力批量制作槍炮了,也是時候把蒸汽機給搞出來了。
而且還可以順便研究一下把蒸汽機裝到船上去。
用鐵的配額就從軍方的配額里出,就說你愿不愿意要蒸汽船吧,想要就加勁兒去尋找更多的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