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大家,邀請他們去唐國。而且他認識的人比孫泰多,還另外邀請了幾個人。
加起來總共二十三人,一起去了唐國。
不要以為杜子恭就全面偏向唐國了,只能說是加大了對唐國的投資力度。現(xiàn)在他還是多方押注,最后誰贏了他站誰。
這也是世家大族的常規(guī)操作。
當這些人踏上東寧島的時候,文易親自到港口迎接,然后又帶著他們去了已經(jīng)有了雛形的博物院里面。
博物院內部分為不同的門類科室,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工匠。
還有一部分是按照前世實驗室的模樣建造的,各種實驗室、實驗儀器,什么顯微鏡、酒精燈、量杯、燒杯、天秤之類的都有。
看到這么多專用設備尤其是玻璃設備,這些人都暗暗吃驚。
要知道此時的玻璃是按照寶石來售賣的,最便宜的玻璃珠也要幾百文乃至幾緡錢,玻璃器那都是用黃金來交易的。
這里面隨便一個玻璃器皿拿出去都能賣好幾兩黃金,沒想到在這里居然是實驗用的工具。
都說唐國人有錢,現(xiàn)在看來確實如此。
但轉念一想,唐國君主居然用這么寶貴的東西來做實驗,研究萬物之理,豈不正說明他對學問的重視。
而這些儀器都是給他們用的,是文易對他們的器重和信任啊。
研究人員最想看到的是什么?莫過于自己的研究被重視被欣賞。所以他們不出意外的被文易的誠意所打動。
不過比起這些實驗儀器,他們更想看到的是全新的知識。
文易也沒有讓他們失望,把自己這些年記錄下來的零零碎碎的理科知識給拿了出來。
物理基礎知識相對要多一點,化學方面的就比較少了。
但正如前面所說,這本書最重要的不是記錄了多少知識,而是給這些人指出了研究方向。
告訴他們真正的理工科該往哪個方向去研究。
說白了,就是一把鑰匙。
果不其然,看到這本書之后眾人再也不懷疑文易的學問,然后就瘋狂的投入到了研究中去。
文易也專門抽出一段時間和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
說是交流,實際上就是給他們講解書上的內容,然后接受這些人的提問,幫助他們理解書上的內容。
文易這邊正忙碌的時候,扶南國那邊常祝也來到了一個名為安山的部落,見到了他們的首領黎西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