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竺旃檀,朝覲使者送的大象被退回他也很恐慌,趕緊封鎖消息,又收縮兵力嚴防死,生怕國內有人趁機把他給殺了。
一口氣在都城里憋了四個多月都沒有任何動靜,他的一顆心就徹底放了下來。
正所謂靜極思動,在老巢窩了幾個月的他也有些待不住了,決定出城狩獵。
他不知道的是,他前腳剛出城,后腳就有人把消息傳遞給了常祝。
“竺旃檀非常小心,此次出行帶了五百護衛,諸位可有什么計策?”
黎西醒道:“我們有七千兵力,還有你們的五百騎兵,直接殺到獵場把竺旃檀殺掉,然后再回頭攻打王城。”
“群龍無首的守城軍就是一盤散沙,阻攔不住我們。”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殺掉竺旃檀事情就成了一大半了。
常祝暗暗搖頭,土人打仗就是直來直去。
正面交鋒誰厲害誰當老大,輸的人退走。
但認輸不代表投降,勝者要是想趕盡殺絕他們會爆發出驚人的韌性,在山林里來回拉扯耗盡你最后一滴血。
還有一種情況,想辦法活捉對面的首領。如果對面首領是個女的就更好了,把她娶了整個部落都是嫁妝。
這種事情在扶南歷史上實在太多了。
可惜竺旃檀是扶南國主還是個男的,沒有辦法活捉,殺死他是最好的辦法。
可殺死他之后呢?
他有兒子的,手下也有大將,那些人會愿意白白的把王城讓出來?
拖上天等其他部落反應過來,黎西醒就是個打工仔,給他人做嫁衣。
除非唐國直接出兵幫他。
可真要到了那個時候,唐國干脆自己當王好了,何必扶持他上位?
這一戰的計劃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做成既定事實,等其他部落反應過來事情已成定局。
到時候唐國在表明態度支持,就能讓他坐穩位置。
所以常祝不得不說道:“此法太過于保守……我們兵分兩路。黎首領率六千人封鎖王城,剩下一千人跟隨我唐國騎兵前去截殺竺旃檀。”
黎西醒說道:“竺旃檀可是帶了五百護衛,只去一千五百人恐怕不保險吧。”
常祝道:“有五百騎兵在一切都不是問題,這一千步兵主要也是用來封鎖各個路口防止有漏網之魚的。”
見他說的篤定,黎西醒也不在堅持。
計策定下,大軍開拔進入戰場。
一場兵變就此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