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驚訝就略過不提,且說幾人正在談話的時候船突然停了下來。
他們還以為出了什么事情,走到甲板才發現已經到了海上,船正停靠在一個巨大的海島旁邊。
島上有一個簡易的碼頭,碼頭不遠處還有一片連綿的木屋。
正疑惑間,就見很多人從木屋里走出來,估摸著有兩千多人,看衣著都是流民,他們分別登上了另外幾艘大船。
他們都不是笨人,自然能猜到這是怎么回事兒。
郗道茂眼尖,道:“你們看那里,是不是道士?”
眾人連忙看去,果然見到幾個身穿藍色道袍的道士。
這是冒充道士還是真和道教有所勾連?
王獻之把目光看向了謝靖,希望他能給個解答。
謝靖倒也沒有隱瞞,都已經上船了也沒那個必要了,道:“應當是道教之人。”
“杜教主和唐國有很深的淵源,但我也沒想到他們的關系居然深到這種地步。”
人口是最重要的資源,嚴格說起來道教這就是吃里爬外。
王獻之心中一動道:“當年道教協助抗疫莫非也是因唐國之故?”
謝靖道:“對,具體情況我也不知曉,只知道是唐國和他們私下達成了交易。”
王獻之露出了然的表情,困擾世人多年的謎題終于解開了。
當初道教大張旗鼓入豫州抗疫,都以為他們要和謝家結盟。
可疫情結束之后雙方幾乎沒有什么親密往來,一開始大家還以為他們在玩掩耳盜鈴,可隨著時間流逝卻不得不信了。
因為沒有誰能玩好幾年掩耳盜鈴。
而且從那件事情之后道教就好像很熱衷于抗疫,哪里出瘟疫他們就派人過去指導抗疫,就算不派人過去也會捐糧捐藥。
很快大家就改變了想法,道教這么做就是為了傳教,只是謝奕運氣好趕上了。
現在王獻之終于明白,真像居然如此復雜。
把流民全部裝上之后,船隊一路向東駛入深海,然后調頭南下前往東寧島。
王獻之和郗道茂夫妻倆沒有閑著,趁眼下這點時間抓緊時間研讀唐國的那幾本書,盡可能多的了解這個國家的情況。
了解的越多他們就越是震驚,沒想到唐國比傳說中更加離經叛道。
不過到沒有擔心自己能不能出仕,這點自信王獻之還是有的。
經過三天的航行,船隊終于抵達了目的地。
得知消息的文易和謝道韞也非常驚喜。
不同的是文易是因為王獻之,謝道韞是因為謝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