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范氏的家主是我,不是你?!?
范明也知道自己失言了,連忙道:“父親請息怒,是我被憤怒沖昏了大腦,并非有意頂撞您?!?
范鎮余怒未消的道:“哼,要不是因為你是我的長子,我一刀就把你砍死了。”
“你以為我們不想管?可這種改變獲益最大的是我們家,他們種出來的糧食一半都交給了我們?!?
“你身上穿的絲綢、用的瓷器玻璃器,咱們家里的大房子都是用那些糧食換來的?!?
“沒有這些百姓種糧食,現在我們還拿著木頭在山里和野獸搏斗呢……這種情況你告訴我怎么管?重回深山老林?你說的輕巧?!?
“你脫下身上的衣服,拿著武器躲在山林里過幾天以前的那種日子試試,要是你能堅持的下來,我就同意你造反?!?
范明正色道:“您說話算數?”
范鎮愣了一下,道:“你想干什么?”
范明堅毅的道:“不自由,毋寧死。”
這是文易寫在《權與責》上的一句話,用以鼓勵奴仆站起來反抗。
這本書里他引用了無數后世的名言,什么由奢入簡易,由奢入儉難;什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什么,豈因福禍避趨之;什么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以扭曲如蛆蟲等等。
如果他知道自己鼓勵人奮進爭取權力的話,被用在這個地方,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
另一邊,黎釜回到家之后也找到了自己的父親黎西醒,把帶回來的報紙給他看。
黎西醒知道唐國才是自己最大的后盾,學習唐國的東西非常用心,唐國漢話和漢字都掌握的不錯,看報紙完全沒有問題。
對于唐國把中南半島列為不封之地非常的惶恐。
“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對自己父親的反應黎釜很失望,一句話,望之不似人君。
這反而更加堅定了他內附的想法。
要是他爹雄才大略還有反抗的理由,他爹都這樣了,在反抗又有什么意義?
還不如老老實實內附,換取一個爵位,等將來封國了撈一個正兒八經的諸侯王當當。
所以他當即就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內附,并把原因里里外外剖析了一遍。
“……扶南國是唐國唯一的諸侯國,您是唯一的諸侯王。如果您主動內附,不論從哪方面來說陛下都要厚賞與您。”
“至少也是個侯爵,要是陛下高興了,郡公之位也不是沒有可能。唐國的公侯,可比藩屬國的諸侯王有權勢的多了。”
“而且到時候有唐國撐腰,再也不怕有人造反了……那才是真正的世世代代永享富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