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輪到他了,自然要吸取這方面的教訓。一開始就做好了這方面的準備,不光要在武力上征服對方,還要在文化上改造。
徹底把四夷納入華夏文明這個大概念之下,然后融入漢家體系內。
在東寧島是這么做的,呂宋和琉球同樣是這么做的。
現在琉球土人、呂宋土人都在說漢話寫漢字、使用漢人的名字,遵守漢人的風俗習慣。
除了外貌上可能有差異,其余方面活脫脫的就是一個漢人,而他們也同樣以漢人自居。
有之前的經驗在,唐國的官吏對于文化改造非常的擅長,可以說是已經融入到骨子里去了。
在站穩腳跟之后,他們一邊組織生產,一邊開始了文化方面的改造。
第一步就是在建立戶籍冊的時候,給所有人都取漢名。然后鼓勵他們穿漢服,遵守漢人的風俗習慣。
在這個過程中,遷徙而來的那二十余萬呂宋、琉球百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平均一個唐國百姓負責教導四五名土人,大大減輕了衙門的壓力。
……
這個過程中原本各部族的首領和貴族,也了巨大的幫助。
最開始內附很多首領還心有不甘,但范氏那一番操作把他們逼到了絕路。
后來唐軍五千完勝十八萬的戰績,徹底打斷了他們的脊梁骨。
他們不但不敢再反抗,反而變得特別的卑躬屈膝。
可以說唐國讓他們做什么,他們就做什么。讓他們往東就不敢往西,讓他們打狗就不敢攆雞。
王幼鯤確實是個有能力的人,見到這種情況之后就上奏,請求晚一點讓這些首領貴族進京,先留在這里幫朝廷穩定地方。
文易力排眾議同意了他的要求,讓他全力施為。
得到授權,他先拿這些首領貴族開刀。
要求所有人穿漢服、說漢話,然后親自去鄉下勸說土人百姓服從唐國的統治,跟著一起改風易俗。
榜樣的作用是巨大了,土人百姓對華夏文明本就沒有多少抵觸心,現在見到首領、貴族都改了,他們就更沒有心理壓力了。
這首領貴族還要幫助衙門安撫百姓,解決一些歷史遺留的民間糾紛之類的。
反正靠著全方位的多管齊下,唐國只用了半年就完成了對扶南的統治。
唐國的國土面積擴大了一倍有余,達到了九十余萬平方公里。
而且新增的土地全都是熱帶盛產大米的良田,國家的綜合實力更是連跳好幾個臺階。
到了這個時候,王幼鯤才放扶南首領和貴族進京覲見皇帝,一同歸來的還有太子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