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朝代都不同,之前都是為了收買功臣。
他則是因為天下太大了,朝廷治理不過來,分封諸侯國是為了更方便治理。
用推恩令和降等繼承,把所有的諸侯國都搞沒了,那還分封個啥。
他不害怕諸侯國實力增強,反而害怕他們不爭氣,把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土地丟給異族。
諸侯國實力增強了就引導他們去打外族,擴張華夏文明。如果將來有諸侯國做大造反取代唐國……這是無法避免的。
反正他也沒指望唐國能永遠傳承下去,這不現實。
總有一天唐國也會亡,不論是倒在內部造反派手里還是諸侯國手里,都沒關系。
只要思想能傳承下去,只要華夏文明能永遠繁榮昌盛就可以了。
等劉伯的后事辦好,朝廷這邊也做好了封賞前的所有準備,就差正式宣布了。
群臣也知道這一點,同樣焦急的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
寧安港碼頭,一艘巨艦緩緩駛入港口,早就得到消息的領航員指揮周圍的船只遠遠的避開,給它留出足夠的航道。
經常往來港口的人都知道,這是有大人物來了,都主動避開。
船很快停靠在碼頭,一隊全副武裝的戰士先下船做警戒,隨后一名少婦帶著三個孩子走了出來。
少婦不是別人正是冼蕓,她身邊的孩子自然就是文易的骨肉。
年齡最大的才九歲叫文融,老二是個丫頭才五歲隨母姓叫冼穎,老三叫文華才一歲半。
小的不說,兩個大點的孩子就比較好奇了,東瞅西看個不停。
“娘,這里好繁華呀。”文融忍不住說道。
冼穎猛點小腦袋,道:“船好多,人也好多,比高涼多。”
冼蕓也是第一次到東寧來,心中比兩個孩子還要好奇,但她自然不愿意表露出來,就說道:
“少見多怪,都站好了別亂看,免得丟人。”
兩個小孩顯然很害怕她,趕緊站正,但沒一會兒兩個眼珠子就開始亂瞟了。
冼蕓無奈的道:“你們父親要冊封群臣,你們三個也在冊封之列……這是很隆重的事情,滿朝文武都要過來。”
“你們這樣大驚小怪會惹人笑話的,到時候你們爹就不喜歡你們了。”
這話一出比什么都管用,兩小趕緊站正再也不敢亂瞟。
正說話間,一名侍者過來道:“見過昭容,我奉娘娘之命前來接您入宮。”
冼蕓臉上的表情一收,淡淡的道:“前方帶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