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逃?”
“手下的人會同意他們逃走嗎?沒有十天八天他們根本就不可能商量出一個統一的意見來。”
“等他們拿定主意,咱們早就把城破了幾十次了。所以我們的戰術就是沒有任何戰術,直撲龍城即可。”
眾人汗顏道:“謝大將軍教誨。”
其實武橫知道這事兒真不怪他們,還是那句話,火器這種東西第一次在大規模作戰中使用。
雖然大家都知道它的威力巨大,可很多思想觀念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轉變的。
他們制定戰略的時候,很多時候還是下意識的以冷兵器時代的觀念來思考的。所以才會提出這些看似幼稚的方法。
就連武橫自己都不例外,他剛才說的戰術其實是出發前和文易商量后才制定的。
甚至可以說就是文易制定的,他只是執行罷了。
大軍登陸之后根本就沒有停留,馬上開拔直撲龍城。三萬大軍走在中央,兩萬騎兵走在左右兩側為護翼。
沒走多久他們的行蹤就暴露了,很快就有探馬在遠處監視徘徊。唐國的偵察兵前去驅逐,遠遠的開槍打死了幾個,其余人都被嚇跑。
后面燕國探子就只敢遠遠的看,不敢靠近。
武橫下令不要管,繼續前進。
走出約莫有五十余里,終于來了一支攔截部隊,是一支兩千人的騎兵部隊。
作為唐國曾經的騎兵宗教觀,現在的騎兵旅旅長之一,祖繼宗戰意盎然。但武橫有令,只要敵人不發起攻擊就不用管。
而這一支燕軍騎兵又不傻,怎么可能向著五萬大軍發起沖鋒。而且對方明顯有數萬騎兵,而且騾馬多的嚇人。
周圍越來越多的燕國騎兵趕到,很快就達到了五千,但他們依然沒有發起攻擊,只是遠遠的跟著。
然后奇怪的一幕就發生了,唐國大軍向著龍城前進,而遠處一支燕國軍隊并行前進,就像是在護送一般。
但武橫等人知道敵人不可能這么好心,他們在尋找機會,或者在等待命令。
而且騎兵一旦發起沖鋒速度會很快,被敵人沖到眼前,也是很危險的。所以都提高了警惕,做好了隨時迎戰的準備。
……
一支打著唐國旗號的軍隊向著龍城殺來,這個消息也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只用了兩個多小時就被信使送到了龍城。
正焦急等待中原戰局消息的慕容暐、慕容評等人都目瞪口呆。
可足渾氏尖叫道:“不可能,怎么可能是唐國人……你們在說謊。”
信使慌忙解釋道:“娘娘,屬下所言千真萬確,對方打的就是唐國的旗幟,我們絕不會看錯。”
可足渾氏依然不愿意相信,斥責手下的人欺騙君主該殺之類的。
慕容評雖然沒有喊打喊殺,但也不愿意相信:“不可能,唐國遠在萬里之外,怎么可能突然出現在這里?”
慕容暐也很慌亂,但比他叔叔慕容評強了一些,問道:“唐軍有多少人?”
信使道:“回陛下,有五萬人。至少兩萬騎兵,運送糧草的騾馬至少萬匹。他們的行軍速度很快,今天晚上就能到達城下。”
慕容暐道:“太傅,事情不論真假我們都必須當成真的來聽,我們必須要作出應對。”
聽到對方只有五萬人,慕容評反而冷靜了下來,道:“我剛剛想了一下,應該是真的。”
“唐國肯定是聽到桓溫北伐的消息,以為我們會抽調所有兵力對抗桓溫,遼東必然會空虛,他們想趁火打劫。”
“殊不知……咳咳……
雖然他被權力腐蝕了雄心,但提起自己被桓溫嚇的帶著十萬大軍逃回遼東還是老臉一紅,含糊了兩句才繼續說道:
“龍城有十二萬大軍,騎兵就有五萬。加上周圍城池的兵力,足足有十四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