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戰爭的原因,晉國已經對建康到長江口的江面進行了封鎖,不允許私人船只通行。
百姓們也感受到了戰爭的氣氛,開始囤積糧食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導致京城本就很高的糧價快要突破天際。
面對這種情況官府束手無策,因為這種情況本身就是士族造成的——糧鋪這種東西基本都是世家大族開設的,一般的富戶都不敢涉足。
實在沒有辦法的百姓只能去周邊城鎮購買糧食,結果就是周邊的糧價也跟著瘋漲。
這天很多百姓照例出城,準備去遠一點的地方買糧。
剛走出城門口就見到許多戰船狼狽的逃進碼頭,有些甚至直接沖進了護城河。
戰亂年代的百姓很快就反應過來,敵人打過來了,晉國水師敗了。
他們不敢有絲毫停留,也不敢再去外面買糧食,轉頭就狂奔進入城內,并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
等晉室收到水師全軍覆沒的消息的時候,全城百姓都知道了。
看著戰報司馬昱目瞪口呆:“這是兩萬水師,兩萬吶,連一天都沒堅持住就全軍覆沒了?”
實際上是從接戰不到一個時辰,但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
尚書令、散騎常侍王彪之道:“桓溫呢?難道二十萬大軍這么快就覆沒了?”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是啊,唐軍是如何越過桓溫的二十萬大軍的?
桓溫敗了?降了?還是唐國又從國內抽調了更多的軍隊過來?
沒有人回答,但多數人都認為是后一個答案。因為沒人相信不可一世的桓溫會投降,也不相信他會這么快就失敗。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唐軍都已經殺到了城下,他們必須要迎戰。
一條接一條的命令下達,城內守軍緊急展開了防御。
正忙碌的時候,遠處江面出現一支龐大的艦隊,綿延七八里,正是賀方率領的唐國水師。
在望遠鏡里看到人頭攢動的城頭,他輕蔑的一笑,道:“進入護城河,把建康城圍起來。”
在建康城的西面有一座屯兵用的小城郭叫石頭城,用來策應建康城的,當年王敦就是在這里指揮軍隊攻打的建康城。
這次晉國也在石頭城放置了五千軍隊,但唐軍根本就沒理會他們,直接從長江進入了護城河。
如果石頭城的守軍敢出來搗亂,就讓他們嘗嘗火器的滋味。當然,等他們見識到火器的威力后,大概率是不敢出兵救援的。
在長江和建康城之間有一座西籬門,是晉元帝時期修建的,作為外郭使用。
但西籬門本身要配合水師才能發揮最大作用,失去水師基本就成了擺設,根本就沒能對唐軍造成任何阻礙。
這樣的籬門建康城周圍還有六十七座,拱衛四面八方。
然而晉元帝在設計籬門的時候,根本就沒想過自家會失去所有的水師。
唐軍輕易就拿下了西籬門進入護城河,那些籬門成了擺設。
而護城河本身是用來保護城池阻攔敵人的,此時卻方便了唐軍。
已經失去所有水師的晉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敵人完成包圍。
不過他們并不是很害怕,護城河后面的城壕才是真正的絞肉機。唐軍就五萬人,想打上來并沒有那么容易。
唐國擁有威力強大的火器的消息他們自然也聽說了,但很多人并不相信,有些相信了也會下意識的低估威力。
畢竟這種跨時代的兵器,實在有點超乎他們的想象。
所以當唐軍完成包圍,戰船上出現一排排黑色小窗口時,他們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直到……
“轟轟轟!”百余艘戰船,數千門火炮同時開火,那震天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