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出兵中原勢如破竹,自然也引起了周邊國家的震動。
百濟王扶余句驚的面如土色,連忙把心腹沙艾找過來,道:“沙佐平,唐國出兵中原的事情你已經知道了吧?”
沙艾面色沉重,道:“臣也是剛剛得到消息,正準備找大王稟報。”
扶余句道:“有何想法?”
沙艾道:“強,強大的讓人生不起抵抗之心。若唐國早早就把此等利器拿出,恐怕我百濟……”
后面的話他沒說出來,但扶余句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是啊,唐國實在太會隱忍了,所有人都忽略了他的存在,對他幾無防備。若天下人提前知道火器存在……”
沙艾搖搖頭道:“就算天下人提前知道也沒用,在這種利器面前任何的抵抗都只是徒增傷亡罷了。”
扶余句表情異常難看,道:“我百濟該何去何從,沙佐平可有高見?”
沙艾嚴肅的道:“高見沒有,然我百濟向來尊中原大國為宗主國,大王不妨效法先王。”
扶余句無奈的道:“也只能如此了,這或許是我們當前唯一的出路。我準備派你前往中原求見唐皇,不知你可愿代我一行?”
沙艾苦笑不已,你都這樣說了我能拒絕嗎:“臣遵命。”
……
高句麗,小獸林王高丘夫得知燕國被滅絲毫沒有大仇得報的快感,相反他憂心忡忡。
他們和燕國的仇怨過去太久了,且早在他爹故國原王在位時期就已經和解,雙方還是盟友關系。
當然,高句麗是藩屬,燕國是宗主國。
而他們和唐國的仇近在眼前。
他爹故國原王就是被唐國用某種奇怪的方法給害死的,同時被殺死的還有大量高句麗的權貴。
雖然這些權貴的死亡削弱了貴族力量,為他的執政后平了掣肘,但他一點都不感激唐國。
家仇國恨,讓他對唐國充滿了憤恨。
最關鍵的還是這些年他一直在宣揚和百濟的仇恨,連帶著把唐國也一起視為敵對目標,以此來激勵全國百姓。
這要是突然向唐國稱臣納貢,會不會打擊到軍心民意。
他把自己的顧慮告訴臣下,得到的結果是他想多了。
高句麗祖上哪次不是被人家打敗然后給人家當兒子的?從上到下早就習慣了,根本就不會有人說啥。
這個結果讓他又氣又無奈,就這樣吧,等中原穩定下來就送降表。
……
新羅之前一直處在部落聯盟階段,前幾年金奈勿成為盟主并自立為王,建立了正式的君主制國家。
但下面的部落首領并不認可他的身份,國內始終處于動亂狀態。唐國入主中原的事情他也聽說了,但也只是看看。
至少在壓服國內的反對派之前,他連當藩屬的資格都沒有。而且中原還沒有真正的平定,就算是想認爹也不急于一時,所以他選擇了觀望。
遼東和他做同樣選擇的勢力很多,認爹這種事情完全不用急。等中原分出勝負了,誰強就認誰。
提前認爹,萬一他失敗了那不就尷尬了嗎。
……
反應最強烈的當屬秦國,八萬大軍出關中和燕國一起圍獵桓溫,結果全軍覆沒只有王猛帶著一隊親衛逃了回來。
不能說是逃回來,準確點說是被人家放回來的。
一時間朝野震動,然后彈劾王猛的折子如雪花一般飛向宮中。
沒有人相信他的話,什么唐國擁有火器可以殺人于數里之外,攻城略地無有不克。
什么桓溫、慕容垂加上秦國五萬人,共計四十萬大軍不戰而降,燕國一個月都沒撐住就滅了。
編瞎話都不會,真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