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朕也是漢人吶!
望著忽然抽風的錢聾老狗,和珅和中堂的心里也不知道是個什么滋味兒。
往常的時候,和珅和中堂還覺得錢聾老狗是個英明神武的皇帝,可是隨著朱勁松朱逆在山東搞起來的聲勢越來越大,錢聾老狗這個英明神武的皇帝卻好像忽然間換了一個人一樣,各種昏招頻出,簡直是沒有最昏,只有更昏。
當然,如果站在錢聾老狗的角度想一想,或者說站在我大清朝廷的角度想一想,錢聾老狗使出來的這些應對招數,其實也說不上有什么問題,甚至能夠算得上是極好的應對方法。
問題就出在山東的朱逆身上。
朱逆,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個朝代的任何一個反賊,所以才使得錢聾老狗的那些應對方法看上去特別蠢。
實際上,就算再換一個人來,估計也沒有什么更好的應對方法。
就比如現在,錢聾老狗想著給山西的朱逆朱仲植那邊輸送火繩槍和燧發槍,要是擱在平常,那這個驅狼吞虎的法子應該還算不錯。
可是現在呢?
萬一山西的朱逆朱仲植扛不住朱勁松的攻擊,三五天之后就投降了,那我大清給朱仲植的這些火繩槍、燧發槍之類的火器不就全成了給朱勁松朱逆的了?
就算那朱仲植朱逆頂住了山東朱勁松朱逆的進攻,可萬一他再調過頭來攻打咱們韃清呢?這豈是資敵?
這是嫌咱們大清死的還不夠快?
所以,和珅和中堂是打心底不想再讓錢聾老狗瞎折騰了。
在和中堂看來,我大清只要固守住直隸和蒙古、遼東這些地盤,就可以穩坐釣魚臺,坐視那些漢人泥堪的反賊們打來打去,等到他們什么時候打得幾敗俱傷了,我韃清再出來收拾殘局也不晚。
想了想,和珅和中堂最終還是躬身勸道:“啟奏萬歲爺,依奴才之見,與其咱們給朱仲植朱逆那邊輸送火繩槍和碎發槍,倒不如繼續按照原定的計劃,繼續坐山觀虎斗,任由那山東的朱勁松朱逆進攻山西和江蘇,等到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咱們大清再收拾殘局也不為遲?”
萬幸的是,盡管錢聾老狗的腦子時不時就會抽風,但是對于和珅和中堂的勸諫,錢聾老狗終究還是聽進去了一些,沒有再吵著鬧著給朱仲植那邊輸送火繩槍和碎發槍。
只是錢聾老狗畢竟不是一般的皇帝。
哪怕是息了給朱仲植朱逆輸送火繩槍和燧發槍的念頭,錢聾老狗卻依舊有新的想法。
畢竟錢聾老狗也認真反思過,山東的朱勁松朱逆之所以能鬧得這么動靜這么大,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孟良崮報紙》的存在。
而此前,富察·明興那個奴才在山東倒是折騰過一份《山東報紙》,只是后來隨著明興唱了涼涼,這份所謂的《山東報紙》也就不了了之。
錢聾老狗覺得有必要搞一份《大清報紙》出來,不光能讓天底下的老百姓知道我大清對待百姓的好兒,順便還能給我大清緊張不已的國庫創收。
對于錢聾老狗的這個想法,和珅和中堂已經不想再多說什么了。
和珅和中堂的心里也清楚,自己跟錢聾老狗那就是綁在一條繩上的兩個螞蚱,一榮俱榮,一毀俱毀。
要說什么忠心耿耿,那自然是談不上的,但是像之前糊弄豫親王之子裕豐那個傻子造反一樣,和珅和中堂為的是從豫親王府弄出來足夠的銀兩,卻不是真個想要造了錢聾老狗的反。
在和珅和中堂想來,反正就是一份報紙的事兒,也花不了多少銀子,還不如任由錢聾老狗去折騰。
只是和珅和中堂也萬萬沒有想到,錢聾老狗折騰起來的力度那真可謂是神仙放屁,不同凡響。
身為被某些包衣奴才們吹捧為自律、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