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舉世攻明啊
從朱勁松造反到坐擁六省之地,前前后后加起來也不過是幾年的時間,要是按照常理來說,朱勁松手下的軍隊應該沒有什么退役的士卒才對。
但是別忘了,朱勁松這貨向來喜歡摸著兔子過河,對于兔子的規章制度等東西向來是能抄就抄,能用就用,反正不用擔心有人找自己收版權費。
比如大明的陸軍,雖然有五軍都督府這么個名稱,然而實際上的五軍都督府基本上就是對應的五個戰區,其余的像軍、師、團、營等編制也完全是照搬了兔子家的陸軍編制,頂多就是把某些不太適合當前環境的部分給改掉
包括征收親兵和老兵退伍制度也是一樣,雖然有一部分是直接照搬過來的,但是也有很多地方都經過了改動。
自打占據了整個山東之后,朱勁松的軍隊就一直在擴編,每年要招收兩次新兵,招收的規模每次大概都在一個軍,也就是四萬人左右。
像后世種花家的服役期限一般是兩年,就算早些的時候也不過是三年,而朱勁松手下的軍隊服役期限起步就是三年,輕輕松松就能達到十來年。
與此同時,朱勁松又規定每年都會讓一部分年齡偏大的士卒轉業退伍,或是轉為類似于武警的二線部隊,或是將之分配到地方縣、州、府各級衙門當中,這些被安排轉業退役的士卒大概有兩個師也就是兩萬人左右。
這些被分配到地方衙門里的老兵,又跟當地的農會衛隊共同組成了預備役,而無論是二線部隊又或者是預備役,管理制度上又無限靠近種花家的制度。
比如像二線部隊,平時是歸屬于布政使衙門管轄,像分配到地方衙門擔任衙役的預備役士卒則是歸屬于內閣下屬的警衣衛管理,戰時則是直接歸五軍都督府管轄。
所以,哪怕是在沒有征召預備役的情況下,朱勁松也依然抽調了接近四萬多的二線部隊,跟原有的五個軍打散之后重新組成了六軍的編制。
按照朱勁松直接抄來的兔子陸軍編制,一個軍的兵力普遍在四萬人左右,六個軍的兵力就足有二十四萬之眾。
朱勁松還真就不信了,六個軍的兵力,還干不過二十幾路兵馬湊起來的雜牌?
雖說朱仲渠那邊二十多路聯軍號稱是百萬大軍,但是朱勁松覺得那也就是個號稱,真正能拉出來打仗的可能不會超過八十萬,而且朱勁松也從沒想過要跟朱仲去他們的聯軍打正面作戰。
太祖在五卷屠龍術里面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打仗的本質就是人多欺負人少,當己方兵力不足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快速穿插的作戰方式創造己方的兵力優勢,然后集中火力干掉對方的劣勢兵力。
而無論是劉鶴鳴管轄的中軍都督府第一軍,還是朱二旦管轄的前軍都督府第二軍,又或者是其他幾個軍,這些軍隊都是跟著朱勁松從寧陽起家時一點點打出來的,最擅長的就是快速穿插和遠程奔襲。
當然,真要嚴格的說起來,朱勁松手底下的軍隊最擅長的還真不是快速穿插和遠程奔襲,而是依靠力火優勢進行埋伏偷襲。
這不是說大明的軍隊不能打正面戰役,而是正如打過平安格勒戰役的李少將所言,一支部隊的性格和氣質往往是由這支部隊最初組建時的首任軍事長官的性格和氣質決定的,不管歲月流失與人員更迭。
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起家的時候就患有重度火力不足恐懼癥,所以,大明軍隊最擅長的其實是火炮洗地外加埋伏偷襲。
也正是因為如此,劉懷文才會一聽到打仗就頭疼——面對這種動不動就喜歡火炮洗地拿著炮彈和手榴彈不當錢的敗家子,換成任何人來做大明財政系統的扛把子都得頭疼。
一想到原本的五個軍的規模直接擴充到了六個軍,劉懷文這個大明財政體系的扛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