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跟路易十六他們幾個大善人見面之后,錢聾老狗就被再次關進了大牢,雖說有吃有喝也有穿,但是錢聾老狗畢竟是八十一歲的年紀,又沒有了往常當水喝的鹿血,也沒有當粥吃的燕窩,再加上大牢里那種暗無天日的生活,所以,當朱勁松再一次見到錢聾老狗的時候,錢聾老狗的精神狀態可就差的多了。
當然,錢聾老狗是個體面人,正所謂是輸人不輸陣,哪怕被關進了大牢,哪怕背地里把腸子都給悔青了,錢聾老狗依舊沒有低頭的想法。
一見到朱勁松,錢聾老狗就開始冷嘲熱諷:“說吧,這次你又打算坑誰?如果接著坑路易十六他們,朕還是愿意幫你?!?
朱勁松的心里有些不爽。
你說你怕死就直接說怕死,想茍活就直接說想茍活,可是你踏馬擺出來這副模樣給誰看呢?要是換個不知道內情的過來,還不得認為你丫是朕的爹?
強忍住想要賞賜錢聾老狗一耳光的沖動,朱勁松冷哼一聲道:“你個老狗不是喜歡出巡么,朕這次就給你一個陪著朕出行的機會?!?
說完之后,朱勁松便對著柯志明擺了擺手,吩咐道:“請錢聾爺登車,一路上要好生照料,可不能讓錢聾爺死在半路上?!?
柯志明強忍著想要放聲大笑的沖動,向著錢聾老狗拱了拱手,指著不遠處的囚車說道:“錢聾爺,您請吧?”
古代的囚車可沒有什么座位,更不會有是否人道的說法,有的只是一個極為狹小的木頭籠子,被囚之人的腦袋要伸出籠子外,還要再戴上枷,腳上也要戴鐐。
錢聾老狗冷哼一聲,頗為自覺的走向了不遠處的囚車。
雖說囚車跟御輦沒法比,周圍這么幾個士卒跟當年下江南時的排場也沒辦法比,可是囚車好歹也算是車,四周也有士卒護衛同行……關鍵是不老老實實進囚車,誰知道那姓朱的會想出什么花樣來?
以己度人,錢聾老狗分分鐘就想出來許多種玩法。
比如說把繩子捆在手上,牽著走;比如說后面有人拿著鞭子,打著走;比如說……
反正這損招有的是,還不如老老實實的鉆進囚車里,也省得再受皮肉之苦。
這讓朱勁松跟朱二旦、朱三順外加曾誠、劉懷文等一眾大佬們十分遺憾。
不敬老?
要說這些人不敬老,那是完全不可能滴,《大明律》明文規定,七十杖于省,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有問則就其室。
簡單來說就是七十的老頭子可以拿著拐杖去找一省布政使的麻煩,八十的老頭子可以拿著拐杖去找曾誠這個大明首輔甚至于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的麻煩,過了九十歲的,他想找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的麻煩,朱勁松還得老老實實的到這個老頭子的家里挨訓,過了一百歲的,就是想跑到紫禁城的奉天殿里拉屎,朱勁松也只能捏著鼻子忍下。
注意啊,這些規定可不是抄的禮記,也不是抄的秦律漢律唐律,畢竟用詞造句啥的都完全不同,還額外添加了標點符號,絕對不是抄的!
《大明律》還有一條規定,就是涉及到牽連家人的條款,通常都有一條“凡七十以上或七歲以下者不用此條”的規定,簡單來說就是七十歲以上的老頭子犯了罪都得另案處理,被牽連了也得另案處理。
誰敢說以朱勁松為首的大明朝廷不敬老人?
問題在于錢聾老狗這玩意它也不能算是老人哪。
眼看著錢聾老狗自覺的登上了囚車,朱勁松也只能惋惜的嘆了一聲,然后登上了御輦,曾誠等一眾大佬們也都或是登上馬車,或是騎上戰馬,大明朝廷的君臣開始向順天府的方向進發。
按照朱勁松原本的想法,這次還都京城盡量從快,曾誠等一眾大佬們先行出發到達順天儲,然后朱勁松帶著后宮幾個妃子外加錢聾老狗慢慢在后面走,這樣兒既節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