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給朱皇帝添堵?
要說指望拿錢聾老狗干點兒什么對大明有用處的好事兒,那應(yīng)該是不太可能,可是錢聾老狗好大一顆狗頭呢,剁下來送到祖陵、孝陵、長陵展覽一番,那肯定還是有用的。
讓人把錢聾老狗帶走之后,朱勁松才走向了趕來迎駕的朱二旦、朱三順以及曾誠、劉鶴鳴等人,然后又一同趕往了紫禁城。
站在承天門外,朱勁松臉上的神色顯得無比凝重。
“神州陸沉一百五十多年,這座由漢人工匠修起來的皇城,終于又再一次回到了漢家皇朝的手里,這一百五十多年陸沉史,不可不引以為鑒。”
跟在朱勁松身后的一眾大佬們都沒有說話,只是神色凝重的望著承天門,心中也是百味雜陳。
當(dāng)初建虜入關(guān)之時,即便按照滿編的數(shù)量來計算,螨州八旗也不過是十八萬之眾,連其親眷不過百萬,縱然再算上蒙古八旗,也不過區(qū)區(qū)數(shù)百萬之眾。
以李自成或者南明小朝廷又或者張獻(xiàn)忠的兵力,估計誰都能把螨州八旗按在地上瘋狂摩擦。
然而最終的結(jié)果卻是驚掉了一地眼球。
這里面亂七八糟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各方勢力從來就沒能團(tuán)結(jié)一心,在彼此互相算計的同時,這幾方勢力的內(nèi)部也是齷齪不斷,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內(nèi)耗上面,真正體現(xiàn)了那啥內(nèi)行那啥外行這八個字的精髓。
然而正如黑格爾所言,人類從歷史中學(xué)到的唯一教訓(xùn),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xué)到任何教訓(xùn)。
撿了一個天大便宜的建虜在入關(guān)之后沒有吸引元朝滅亡的教訓(xùn),更沒有吸引明朝以及南明小朝廷身上的教訓(xùn)。
元朝的四等制度被大清玩成了滿漢不婚制度、旗丁另審制度,除了努力搞文字浴之外,剩下的都是換湯不換藥甚至更進(jìn)一步,順便再把臟水潑到元朝或者明朝的身上。
明朝以及南明小朝廷的內(nèi)耗,在大清變成了滿漢官員互相攻訐,所有人都在努力討好那個唯一的主子,都在想辦法干掉對手往上爬,從來就沒有人在意百姓的死活。
所以,大清也涼了。
再一次從歷史堆里站起來的大明,又會在什么時候涼?
氣氛莫名的沉重起來。
微微搖了搖頭之后,朱勁松也沒有再多說什么,而是帶著一眾大臣自承天門而入,徑直往奉天殿而去。
奉天殿其實是縮小了的,自永樂四年遭了雷火并于正統(tǒng)五年重修,再到嘉靖三十六年又遭雷火并于嘉靖四十一年重修,奉天殿已經(jīng)縮水了一圈,其后在萬歷三十五年又被燒毀一次,天啟六年重修后,又在甲申年被李自成燒了一回。
第一次縮水后的奉天殿,被嘉靖改名為皇極殿,被狗成子燒了之后,入主中原的孫治又給改名為太和殿并于麻子三十四年重修。
被嘉靖改名為建極殿的謹(jǐn)身殿也被孫治改名為保和殿,被嘉靖改名為中極殿的華蓋殿也被孫治改名為中和殿。
三大殿都掛著一個和字,然而卻又一點兒都沒融合,倒也十分諷刺。
現(xiàn)在,奉天殿又改回了它原本的名字,還是叫做奉天殿,華蓋殿和謹(jǐn)身殿也都用回了原本的名字,錢聾老狗手書的“建極綏猷”匾額也被摘下。
另外,金鑾殿上從來就沒有掛過“正大光明”四個字,這個匾額是孫治手書,乾隆摹拓之后掛在乾清宮正殿當(dāng)中的,跟麻子并沒有半毛錢的關(guān)系。
待到了奉天殿正殿門口,曾誠就先止住了腳步,躬身道:“請陛下御極聽政!”
跟在曾誠身后的文武百官也跟著躬身拜道:“請陛下御極聽政!”
朱勁松微微點頭,隨即便邁步向著龍椅走去,等朱勁松坐穩(wěn)之下,鴻臚寺左侍郎梁晨就高聲道:“陛下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