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試點
線路問題,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到了決策和應用層兩,兩種不同的線路就會體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
一種是實現了表面上的契約式公平——朝廷要收稅,誰交的稅多就為誰服務,比如傻賊鷹那邊兒的某些富人區,他們的警衣衛非常負責,消防非常好,治安非常好,基礎設施非常完善,學校教育很到位,簡直就跟天堂差不多,因為人家交的稅多嘛,理所當然的就要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而另一種則是普惠式的公平——朝廷收了稅,然后把這些錢都拿來投稿到基礎設施、公共安全、醫療、教育、國防等等方面,對于那些多交了稅的人來說反而不怎么公平。
同樣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
為什么某些人一直在叫嚷著要跟那什么玩意共存?
在這些人里面,除去大部分是沒腦子的腦殘,一部分收了錢的賤種,真正希望共存的那一小部分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擔心共存之后的壓力,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資本去應對壓力,有能夠搶到呼吸機和病床的底氣。
至于其他人的死活,會被他們放在心上?
并不會。
恰恰相反,這是一個能讓他們賺到更多錢的機會,他們才不會在乎會有多少人因為徹底躺平共存而死,反正只要死的不是他們就行。
然而比較操蛋的現實就是大多數的人其實是搞不到呼吸機和病床的,比如傻賊鷹那邊兒已經死掉的一百多萬人。
除去這種比較明面上的不同之外,更大的不同還體現在救災的不同,比如說有的軍隊會帶著鐵鍬之類的工具去救災,有的軍隊就得全副武裝去鎮災。
朱勁松當然不會選擇跟傻賊鷹一樣的道路,大明的百姓也不會接受這種道路。
就在朱勁松暗自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時,曾誠又接著說道:“隨著各地各種工坊的數量增加,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向城鎮聚集,而現有的城池……”
雖然曾誠沒有直接把話說完,但是朱勁松的心里也清楚,那就是現有的城池已經成了阻礙大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一個障礙——除了京城之外,其他任何一個地方的城池都有著墻高池深的特點,簡簡單單的城墻,把城內和城外直接割裂成了兩部分。
至于說拆了城墻……
直到在心里算盤了好大一會兒后,朱勁松才曲起手指敲敲桌子,沉聲道:“城墻的事情,就先拿天津試點,戶部跟工部一起合計合計,仔細把天津好生規劃一番。”
只是朱二旦卻站出來表示反對:“皇兄,要找個試點的地方,天下隨處哪里不行?何苦非得是天津?畢竟是京畿門戶,天津又豈可沒有城墻?”
曾誠也跟著點頭附合道:“陛下,臣以為秦王殿下所言極是,天津乃是京畿重鎮,不若另擇一地?”
朱勁松卻笑著擺了擺手,說道:“其他地方,可有天津這般離的京城近?雖說天津乃是京畿重地,然則北海艦隊與東海艦隊各有一支分艦隊駐扎左近,拱衛京城的三個軍里面,也有一支駐扎在天津附近,其他地方,可還有這般條件?”
“更何況,今時已經不同往日,以前的戰爭當中,護城河跟城墻就是一座城池的最好防線,可是如今的戰爭模式當中,護城河多少還有點兒用,但是城墻幾乎已經完全沒用了。”
被朱勁松這么一說,朱二旦跟曾誠頓時也沒話說了。
大明五軍都督府下屬的那么多軍隊,分散到各個地方之后,某些軍事重鎮一般也就是駐扎一個軍級的編制,唯獨京城這里有三個軍隊編制。
大明五軍都督府下屬四大艦隊,基本上都分散了各處的海軍基地,唯有天津本身有一座海軍基地,附近遼東和山東還各有一個。
如果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