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肉得爛在鍋里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朱二旦的秦王封國位于傻賊鷹的西邊,不說徹底堵死了傻賊鷹直接前往大明的海路,基本上也差不了多少,而朱三順的晉王封國新秦州(阿拉斯加)則是堵住了傻賊鷹北上的道路。
至于說新秦州和傻賊鷹之間還隔了一個英屬加拿大……喬治三世怎么想不太清楚,反正路易十六是十分樂意見到大明軍隊進攻加拿大的。
因為法國的航海家杰克斯·卡蒂埃爾在1535年的時候奉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命令去探尋新世界,以期能夠找到一條通往印度的新航道,只是不知道怎么跑偏到了圣勞倫斯海灣,后來又跑偏到了魁北克。
然后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殖民活動。
再后來,英格蘭的玫瑰牛肉們也跑到了加拿大,英格蘭的漢弗萊·吉爾伯特爵士在紐芬蘭的圣約翰斯建立定居點,并宣稱這是英格蘭在北美的第一塊殖民地。
如果沒有什么意外的話,這應該是一個英法分割殖民加拿大的故事,就跟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的性質差不多,反正都是侵略和掠奪。
但是吧,什么事情只要說到如果沒有什么意外這句話,那么多半就會發生一點兒意外——1756~1763年期間,英格蘭和法蘭西為了各自的江湖地位,在加拿大爆發了“七年戰爭”,又稱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
參戰的雙方分別是英格蘭-普魯士聯盟和法蘭西-奧地利聯盟,戰爭于1756年5月17日開始,1763年結束,持續時間長達七年,故稱七年戰爭;其影響覆蓋了歐洲,北美洲,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和菲律賓群島。
這場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的戰爭,前前后后總共造成了約九十萬到一百四十萬左右的人死亡。
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1762年初,在交戰雙方都已精疲力竭,普魯士幾乎瀕臨絕境的情況下,沙鵝方面剛剛即位的三世即位之后忽然主張與普媾和,5月宣布退出反普同盟,歸還沙鵝占領的普魯士領土。
后來伴隨著瑞典也跟著退出了反普同盟,普魯士方轉危為安,又于同年七月在布克斯多夫擊敗奧軍。
1763年2月10日,英、法兩國簽訂《巴黎條約》,法國將其在北美、西印度群島、非洲和印度的大片屬地割歸英國。15日,普魯士與奧地利、薩克森簽訂《胡貝爾圖斯堡和約》,規定西里西亞仍歸普魯士所有,戰爭也至此結束。
此戰之后,英國成為海上霸主,法國進一步受到削弱,俄國加強了歐洲強國的地位,普魯士在德意志的特殊地位得到鞏固。
換句話說就是原本可以稱霸歐羅巴的法蘭西被沙鵝方面在背后捅了一刀子,法蘭西-奧地利聯盟徹底敗給了英格蘭-普魯士聯盟。
被迫簽訂的《巴黎和約》成為了法蘭西君主制度時期最屈辱的事件之一。
雖然法國仍然擁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紐奧良和瓜德羅普島,但是這次失敗標志著法國失去了新大陸。法國的外交策略黯然失敗,聲望也顯著下落,路易十五也因此而成為了法蘭西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
所以,路易十六對于沙鵝、英格蘭跟傻賊鷹之流的歐羅巴親戚們從來都看不上眼,反而十分愿意抱著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的大腿不放松。
畢竟,在法蘭西財政最為困難的時候,是大明的內閣首輔大臣指點了皮埃爾該怎么解決法蘭西國庫緊張的問題,是大明軍府提供的武器裝備提高了法蘭西軍隊的戰斗力,是大明的軍事院校為法蘭西培養出一大批的軍事人才。
所以,本著被英格蘭的玫瑰牛肉們奪去的加拿大不屬于法蘭西的原則,以及能給喬治三世添堵就絕不能讓他好過的精神,還有處處以大明利益優先的指導